-
_NEWSDATE: 2012-12-07 | News by: Edwin | 有1人参与评论 | 专栏: 莫言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莫言演讲给全世界讲故事 演讲全文提前发放
今天,莫言在瑞典学院对全世界“讲故事”。
史上第一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家莫言走上了瑞典学院演讲厅讲台,面对着来自全球媒体的摄影机和现场的四百名听众,发表他的获奖演说。一点零七分演讲结束,比预定时间提前六分钟。
演讲全文提前发放
瑞典学院不大却典雅庄严的演讲大厅金碧辉煌,莫言身穿黑色中山装,用缓慢而清晰的汉语发表演说,他的演讲题目,正如之前诺贝尔官网的预告,是“讲故事的人”。
在演讲开始一个小时前,主办方开始允许观众入场,而瑞典文、英文、中文、法语、西班牙语、荷兰语六个语种的演讲稿也同时发放。提前到场的听众,包括本报记者有幸在莫言开讲之前就全文读到了这份珍贵的演说词,而聆听的过程,则更多变成了欣赏、回味与思考。
现场给全世界讲故事
在给莫言的授奖词中,瑞典学院称莫言“用幻觉的现实主义,结合历史与当代,写出了中国的现实”,诺奖表彰莫言讲故事的能力,将莫言的写作与世界文学史上讲故事的大师——福克纳、马尔克斯、君特·格拉斯、狄更斯以及中国的蒲松龄联系在一起。而莫言也正是用“讲故事”的方式在获奖的两个月后,对这个光荣的表彰做出回应,发表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文学声明。瑞典当地电视台、诺贝尔官方网站以及全球众多媒体对这一历时45分钟的演讲进行了现场直播。
在莫言的获奖演说中,他谈到了自己善良而坚毅的母亲,谈到了他孤独和饥饿的童年,谈到了他从一个听说书的孩子到一个“现代说书人”的成长之路,谈到他从西方现代派到回归并超越中国传统的写作道路,谈到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谈到了对人性的复杂与朦胧的深刻理解。针对关于他的种种批评,莫言说,“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
这个热爱讲故事、讲出了无数好故事的作家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诺贝尔的讲台上,莫言用讲故事的方式,让现场的四百多名听众与全世界的人感受到了故事的珍贵与力量。
■ 莫言亲友团
高密 今夜无人守候
莫言大哥管谟贤说太晚了不想守在电脑前等待,“还是看明天白天的转播吧”。莫言文学馆的馆长毛维杰本来考虑聆听莫言的演讲,但因为一天的工作过于疲惫,想想还是算了,“估计他就是围绕故事来说。”在老家的二哥管谟欣还是记者拨通电话后才知道莫言晚上演讲的事情,“几点钟开始?哪个台会播?”当得知可能只在网上直播后,他说老家没有电脑,还是早点休息吧。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