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2-12-14 | 來源: 央視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王立軍事件 | 字體: 小 中 大
王立軍被曝13年前曾稱要去美領事館申請避難 “英雄”王立軍(專題)
他是中國知名度最高的警察;是“打黑英雄”,幾乎囊括了公安系統所有的榮譽,經過近20年的宣傳,那些虛虛實實的故事,將其推向了神壇,然而轉瞬間,他又從神壇走向監獄。亦真亦假的光環褪去背後,處處寫滿警示
王立軍(專題)頭發有些凌亂,白色襯衣在燈光下很扎眼,安靜地坐在被告席上等待著對自己命運的宣判。
2012年9月24日,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重慶市原副市長、公安局原局長王立軍(專題)作出宣判:王立軍因徇私枉法、叛逃、濫用職權、受賄罪,獲刑15年。
從“打黑英雄”“壹級英模”,到空降重慶,叁年內連升叁級,直至當選副市長,這個從普通農家子弟起步的中國警察的人生,充滿了機遇與挑戰,戲謔與無奈,當然,也有謊言與荒誕。
但不論是作為贊揚的對象,或是評議的主角,這個名字,注定無法從中國法治史上抹去,也注定將被反復研究與揣測。
他不只是壹個人。同時,也早已成為壹個符號。
大圓臉所長
1959年,王立軍出生在內蒙古自治區阿爾山市天池林場。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中有兩兒兩女,他是家中的第贰個孩子,長子。
村子不大,總共有約200戶人家,彼此之間拾分了解。王立軍從小便是村民們熟知的聰明孩子。直到50多年後,壹提起王立軍,仍有不少人記得,這是村裡出來的“名人”。
1976 年,初中畢業的王立軍,被分配到當地林業局天池林場工作。兩年後,他離開老家,到遼寧省鐵嶺市調兵山市(原名鐵法市)參了軍,在某部擔任文書。據知情人透露,在部隊期間,他認識了現任妻子肖淑莉,後來結了婚。1981年,從部隊轉業的王立軍回到阿爾山,重新成為林業局的壹名普通工人。
他人生的第壹個轉折來自岳父的幫助。通過岳父的關系,以解決夫妻兩地的問題為由,1982年,王立軍又回到調兵山市,在市商業局下屬的壹家食品公司當司機。不過,在以“身份”劃分等級的中國,那時的王立軍還是壹名“工人”。
1984年,根據上級要求,鐵嶺市公安局決定擴編招收10名警察,充實民警隊伍,王立軍托人說情想要入警。警察,屬“幹部”編制,而由“工人”轉“幹部”,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在多人極力推薦下,王立軍最終被破格錄用了。
他最初在基層擔任治安隊隊長,很快便展現出優秀的組織和執行能力,於是被調任調兵山市曉南鎮派出所副所長,後成為所長。同事們對他的評價是“工作勤奮”,老礦工則記得他“管得厲害”。
曉南鎮派出所主要管轄的曉南礦區,壹直是當地的治安難點。王立軍到崗後,發動組織退休工人夜裡巡邏,自己則吃住在派出所,很快就扭轉了局面。壹些老礦工至今還記得他,“特別厲害,被他逮著就沒好”,而且,這位“大圓臉所長”不僅管治安,連百姓家鬧離婚,他也要管。
王立軍日後的許多所謂開創性舉措,其實早在他從警初期便已埋下伏筆。而這些做法,最初確有其積極的壹面。
據知情人向《中國新聞周刊》介紹,從擔任派出所所長起,王立軍就要求做到“有案必報、有案必到、出警及時”,這也是他日後從警數拾年始終堅持的第壹原則。每至壹地,他便將這個要求擴展至壹地,從調兵山,到鐵嶺,到錦州,直至重慶。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