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2-12-14 | 來源: 央視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王立軍事件 | 字體: 小 中 大
重慶律師周立太還記得,2009年9月23日,他設在萬州的律師事務所丟了15台電腦。巧的是,小偷半夜行竊時被路人發現並報警,派出所距律師事務所僅200米,卻並未出警。
周立太異常氣憤,通過朋友找到王立軍的電話,清晨六點就打了過去。周立太並不認識王立軍,後者那時剛調到重慶壹年多,這位局長聽完情況後說:我會馬上調查處理。
掛了電話,周立太即趕往辦公室。沒想到,趕到時,市公安局督察總隊的督察已在現場調查取證。最終,該派出所8名民警受到處分。雖然此案仍未告破,但讓周立太對王立軍留下了非常深刻的第壹印象。
“他到重慶後,公安部門的工作確實起了變化,原來辦公室有當事人無理取鬧,報警警察也不來,現在,幾分鍾就會趕到。”
從組織退休人員巡邏起步,王立軍不斷地試驗新的警務制度和工作方式,幾乎全部取得顯著的社會效果。他的改革,往往是內部喊苦,百姓叫好。
比如,2002年任錦州公安局局長時,王立軍開展了壹項“貓鼠同步”治理行動,警察為貓,小偷為鼠,為了捉鼠,貓要和鼠壹起“上班”,基層民警全部24小時兩班倒,壹線警察叫苦連天,但也有這樣的評價:感覺是真幹事的。
抵達重慶的王立軍,又開始著手在重慶開展警務體制改革,交巡警合並,重要路口設置交巡警平台,實現有警3分鍾內到達現場,原來坐辦公室的幹警也被要求上街巡邏。
壹位知情人透露,重慶公安部門原來大約有3000余名“坐辦公室的”,王到任後精簡到1000多人,其余全部上了街。王立軍不止壹次在會議或講話中提到,要使中國的出警、處置和施救能力達到歐美國家的警務水平,“與國際接軌”。
傲慢的開始
所到之地,必有變化,這對於王立軍來說,已成規律。
因在曉南鎮工作出色,1990年代末,王立軍被調往治安情況更加混亂的大明鎮,任派出所所長。上任不久,他就開展了全所民警集中抓捕犯罪分子的行動,將抓獲的200多人集中收審,效果顯著。
依靠大規模抓捕犯罪分子、集中收審,王立軍改善了當地治安,並獲得了上級嘉獎。他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公安系統贰級英雄模范”稱號,被9家新聞單位共同評選為“中國拾大傑出民警”,後來又當選為全國先進工作者、中國共產黨第拾肆屆代表大會代表。
1992年,王立軍升任調兵山市公安局副局長,不久被選送至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管理幹部學院學習。兩年後,學習結束,他赴遼寧省鐵嶺市任公安局副局長,兼刑警支隊支隊長。
此時的王立軍,剛剛35歲,風華正茂,前途無量。
在王立軍調來前,鐵嶺市公安局的許多人都曾在公安部的表彰大會上,聽過這位贰級英模的英雄事跡,對他抱有崇拜與期待。
初到鐵嶺,王立軍給眾人留下的印象是“還是挺謙虛的”。 壹位老民警透露,當時大家開會研究壹起案子,結束後,王立軍把眾人送到屋門口,說:“拜托大家了,大家受累。”
但好景不長。很快,眾人對他的評價就變成了“傲慢,不顧他人意見,獨斷專行”。
在他面前匯報工作,只能站著;任何集合或者會議,遲到、說話或手機響,他開口就罵,無論是刑警隊長,還是普通民警。
壹次,壹位幹警因為向另壹位領導匯報工作,晚了幾分鍾到王立軍辦公室報到,進門之後就被他破口大罵。
壹次巡視,王立軍認為壹個執勤警察的站姿不好,便大步上前,把他帽子和肩章狠狠地揪了下來。這名執勤警察當時驚呆了,他旁邊的同事則趕快轉移視線,看都不敢看。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