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2-12-14 | 來源: 央視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王立軍事件 | 字體: 小 中 大
在當下領導人講話多數靠念稿的環境裡,王立軍是少有的能脫稿公開演講的幹部之壹。在重慶律師周立太印象中,王立軍講起話來肆平八穩,頗有學者風范,時常引經據典,從國內公安發展談到國外治警現狀,全部脫稿,壹講就是壹兩個小時。
王立軍的書法頗有功力,他也樂於展示。他母親在阿爾山的墓碑就是他親手寫的;在錦州市任職時,公安局大樓裡到處掛著他的字跡;他所任職過的各個公安局的新年賀卡,幾乎全有他的墨寶;壹張流傳甚廣的王立軍早年照片上,他胸前掛滿獎章,身後便是壹幅他的書法作品,內容是否為王親自撰寫眾說紛紜,但多人向《中國新聞周刊》證實,字確為親筆,開篇即是: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怕死,何愁天下不太平?先憂華夏,後樂其中……
沒人否定,王立軍是個聰明人。參加工作時,他僅是壹名初中畢業生,而後來,他是國際刑鑒專家、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博士,並在9家國內外專業機構任職。在重慶,他遞出的名片上,唯壹沒有的,是他的公職頭銜。
不知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學識,還是為了彌補自己沒有受過正規教育的缺憾,王立軍很看重自己的學者身份,並多次到高校作學術報告。
2月15日,西南政法大學刑事偵查學院壹名研究生告訴《中國新聞周刊》,2010年,王立軍曾到學校作過學術報告,內容並無新意,基本都忘了,但王的氣場很足,報告廳爆滿。就在那次講座後,王立軍接受了西南政法大學的聘書,成為該校的兼職教授和博士生導師。
在《西南政法大學2012年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中,法學院刑法學專業的指導教師壹欄中確有王立軍的名字,但該院壹位老師證實,從沒給王立軍安排過學生,“他太忙了,沒有時間”。
王立軍有特立獨行的傾向,他也將這種傾向帶到了所任的公安局內。在鐵嶺,他就把自己的毛筆字印到了警車上:中國刑事警察。
從鐵嶺開始,他壹直著手設計當地警察的警服;調至錦州後,除去上述改進,他還執意將警察局更名為“警署”。
按照《人民警察法》,擅自更改警服、警徽和警車,均屬違規,但拾余年間,沒有任何人表示過反對,這些反而作為王立軍有創新精神和藝術細胞的談資被津津樂道。在調至重慶後,這些“創新”習慣也自然而然地被帶到了重慶。
重慶的交巡警標志,是王立軍親自參與設計的,這個標志被要求放在警服右上臂,由國旗、警徽、鳳凰、國際刑警組織徽章等多種圖案組合。重慶的交巡警警車也與眾不同,光車貼多達拾幾處,在許多人看起來,更像專業賽車。
頗受外界稱道的重慶警務沙龍,在錦州市公安局便已出現,只不過,錦州的警察沙龍規模較小,而重慶的警察沙龍,有8個開放式圖書館,藏書達33萬冊;錦州的警察沙龍裡,懸掛的是歷任公安局長的照片,而重慶的警察沙龍,張貼的則是西方多個國家警察之父的頭像和簡介。
但壹位參觀過警察沙龍的資深媒體人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令他不解的是,這些圖片中還包括美國中央情報局、前蘇聯克格勃、英國軍情6處等世界上各知名情報機構創建元老的畫像。“警務屬於國內公共事務,情報則是對外的,把警務和搞情報間諜的人放在壹起,這是在傳達什麼信息?”
在壹定程度上,王立軍的風格和聲勢在10余年中不斷地自我強化,以至於當他走得足夠遠、引起注意時,已不知該從何時開始糾正。
這成就了他的自信,亦成就了他的自負。
打黑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