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3-03-27 | 来源: 多维 | 有1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彭丽媛 | 字体: 小 中 大
近日随习近平出访的第一夫人彭丽媛在中国媒体着实掀起了一股“第一夫人热”。但是,同样感到兴奋的西方媒体则拿一副“西洋镜”照看彭丽媛,在评论彭丽媛是中国蜜雪儿的同时,都习惯性地把美国等西方第一夫人作为标准,谈中国以往第一夫人都不太“人性化”。这种“只有和西方第一夫人站在同一条跑道上的中国第一夫人才真正值得称道”,体现了西方媒体顽固的傲慢与偏见。
鉴于彭丽媛本人展现出的优雅和时尚,以及与以往中国第一夫人形成的反差,她不仅赢得中国人的喝彩,也让西方媒体眼前一亮。西方描述几近词穷,但仍然意犹未尽。美国《外交政策》3月26日一篇题为《中国的米歇尔·奥巴马》(China's Michelle Obama)的文章对彭丽媛不吝赞美之词,文章称彭丽媛囊括了第一夫人的一切资质,毫无疑问地会让中国进入“第一夫人时刻”。作者对彭丽媛的衣着、仪态举止和精神风貌也称赞有加,并将她与民国的第一夫人宋氏姐妹相提并论。文章的基调正是:看,中国终于有了可以与西方第一夫人媲美的人物。
作者似乎很懂中国,对中国似有非有的“第一夫人”文化进行了一番说道。比如,在中国政治中,身份尊贵又富有争议的“第一夫人”传统由来已久,可以一直追溯到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之时。而中国民间对究竟谁是最高领导人配偶的争论也与一直存在。中国五千年的封建皇家体系对于皇帝的妻妾有着非常严格完善的等级体系。这种体系的形成历史悠久,据中国儒学经典“三礼”之一的《周礼》记载:“王者立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
作者还认为,和中国以往“第一夫人”不同,从照相时与自己丈夫的距离来看,从经过深思熟虑的着装来看,彭丽媛很自信,也懂得与媒体打交道。与此前的第一夫人相比,彭丽媛可能与孙夫人和蒋夫人更为相似。这很可能是自1949年以来,中国真正能通过第一夫人打造软实力的第一届中国政府。
当然,文章重点在于品评中国历来的第一夫人们,从中流露出评论者对中国政治生态的生疏,以及一种难以隐藏的优越感。例如,文章称:“有一样东西是彭丽媛指望不了的,那就是自己丈夫公开的致谢……中国的政治领袖很少像西方领袖一样公开向自己的配偶和家人表示感谢。在北京的政治词汇里,党就是母亲,党就是爱人,党就是无穷的力量。”
显然,作者是典型地在拿西方政治家的标准来审视中国领导,却忽视了中西政治文化中的差异。作者看惯了奥巴马在讲台上充满深情地感谢米歇尔感谢俩女儿的画面,却很没有领会中国人内敛和含蓄的为人之道。
文章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第一夫人们出镜虽多,但有关她们的报道并不多见”,这一观察虽然属实,但作者认为是江青的下场直接导致了继任的中国领导不敢让第一夫人风头太盛。这一结论也下得有些武断,第一夫人是否出彩很大程度由她们自身的意愿和资质决定,并非出于“组织”的安排。-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