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3-04-03 | 来源: 大众日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彭丽媛 | 字体: 小 中 大
彭丽媛2004年写给本报读者的话
原标题:山东的女儿彭丽媛
无论是媒体,还是受众,这些天,都不约而同地盯住了彭丽媛。彭丽媛站在更大舞台上的亮相,得到了普遍认可,《中国青年报》为此还发了评论《柔软与巧妙的中国‘她实力’》。彭丽媛是从齐鲁沃土上成长起来的女儿,在她的故乡,对她的关切就更自然,更温馨,也更亲近。
9年前,笔者曾和同事在淄博采访过彭丽媛。当时,她是应邀来参加首届国际齐文化节的。记得接受采访时,她身着军礼服,她说她是非常传统的中国女性,正宗山东人,从小就受孔孟之道的熏染,特别看重家庭。“我觉着在我一生中,最主要的是我的家庭(包括父母、兄弟姐妹、丈夫、孩子),如果需要在家与名利、地位、金钱之间作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家。若说选择别的可荣华富贵,选择家则要坐牢,那我宁愿坐牢。我的家和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的家一模一样,别人吃饭我们也吃饭,别人吵嘴,我们也会吵嘴,别人有天伦之乐,我们也有,而且可能比别人更多,虽然我们都很忙碌。”
印象中的彭丽媛,很亲和,没有好多明星的“范儿”,说话语速有点儿快。上舞台前,笔者请她给《大众日报》读者写几句话。她想了想,说还是演出结束,到房间里写吧,在外面心不静。笔者当时很担心,因为好多明星,也是这样,答应给写了,结果一回到房间,就没了下文。笔者忐忑着,一直等到晚上十点多,宾馆服务员帮着联系,彭丽媛开门,把写好的字递到笔者手里。写的是:“祝愿父老乡亲,吉祥如意,岁岁平安。山东的女儿彭丽媛。”她还笑着说,写完稿子,我能先看一看吗?第二天,笔者把写的稿子传给她看了,她一个字也没改。
角色变了,本色不改。媒体报道,这次彭丽媛在南非,参观了德班艺术学校,她谈到自己的女儿,说女儿很小的时候每天要练一个小时钢琴,又提到她的孩子对于这种教育很抵触。然后彭丽媛就跟德班艺术学校的学生开玩笑说,如果女儿每天都练的话,那她现在就可以像你们一样在这里弹奏一首完整的曲子。家长里短,儿女情长,言语间暖暖和和,熨帖又得体,就是一个普通慈母形象。可以想象,当女儿抵触练琴的时候,母亲们的反应大概是一样的吧。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