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3-04-17 | 来源: 新华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21世纪网上前攀谈得知,原来,山上的泉水最先流经的这两个水塘,是周围的乡民长期用来洗衣服和淘米的水源。沿水源往下直到三眼泉大门的沿路垃圾,都是上游乡民的生活垃圾。
最终,这眼山泉水经过洗衣、淘米"层层洗礼",在涌过了沿路的垃圾堆后,从三眼泉大门下方流入酒鬼酒厂区。
21世纪网向眼前这位刚洗完衣服的老大婶询问,这里是不是三眼泉的"龙泉"?老大婶告知,"龙泉"在三眼泉月洞门的另一边(左侧)的尽头。于是21世纪网又沿着台阶原路返回,向月洞门左侧探寻。
果然,在左边的尽头,21世纪网又发现了一眼从山里流出的泉水。这一眼泉水看起来人迹罕至,周围还有树荫环绕,颇有旅游景点的感觉。
走近了看,这一眼泉水也是从山间涌出,在出口出砌有一方水塘,塘内水色颇为清洌。
但是,在水塘附近,21世纪网仍然发现了生活垃圾,特别是有用完的洗发精瓶存在----这似乎暗示者周边居民长期在水塘内洗头。
除了瓶装洗发精,21世纪网还在泉口发现了袋装洗发精和塑料袋。
泉水从泉眼里涌出,在这个石砌的水塘汇聚,又从一个缺口涌向下游,最终流入酒鬼酒厂的入水口。而在下游的这一段,21世纪网仍然发现了洗发精瓶、烂裤头、烟盒等大量的生活垃圾。
酒鬼酒文化包装真相
酒鬼酒厂水源重地“三眼泉”大门背后,向右走到顶端,是一眼被周围乡民用来洗衣淘饭的泉水,向左走到顶端,是一眼同样被洗发精和生活垃圾污染的泉水。
这是21世纪网走遍被“三眼泉”围墙围住的区域发现的仅有的两处水源。
这两处水源,在上游遭遇各种污染后,又流入了酒鬼酒的厂区。从垃圾分布的广泛和细碎来看,这么大面积的污染,并非一朝一夕突然产生,而是相当长时间内累积而成。
按照酒鬼酒官方的诠释,“三眼泉是一部醉人的酒诗,也是一部动人的故事。”“三眼泉是酒鬼的精髓,得天独厚的酿酒资源。”一瓶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的酒鬼酒,就是用这样的泉水酿成。
在酒鬼酒厂山明水秀的环境背后,作为酒鬼酒“得天独厚”酿酒资源、和酒鬼酒神话主要支撑的“三眼泉”,真实情况竟是如此的触目惊心,是否对得起那些足以令普通消费者侧目的高昂价格?
更为讽刺的是,21世纪网发现,在酒鬼酒公司官网的首页上,堂而皇之地把上述水源“三眼泉”月洞门,和已经干涸破败的风景池,列入园区的十大景观。据公开资料显示,酒鬼生态工业园已被国家旅游局类为全国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
酒鬼酒的成名背后,21世纪网看到的是一整套成系统的文化包装手法:塑造水源地神话、寻找文化人士设计特色包装瓶、引入“洞藏”、“奥运纪念”等概念提升酒的文化内涵、推出“湘泉”、“内参”等品牌抢占高低端市场,乃至建设人文景点、给工业园区中赋予人文概念,并获得旅游局的景点审批。
上述包装手法无疑在相当长时间内提升了酒鬼酒的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
但是21世纪网在酒鬼酒厂内看到的真相,和去年的塑化剂事件表明,酒鬼酒在生产环境和质量控制上的投入,远远没有在宣传包装上的投入用心。
而且,水源地内两眼泉水的污染现状,等于是直接向世人宣告,酒鬼酒的“三眼泉”酿酒神话,是一场精心炮制的骗局。由这样的泉水酿出的酒,岂有文化和质量可言?-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