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3-04-26 | 來源: 褚朝新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王立軍事件 | 字體: 小 中 大
問清信息來源後,很快電話證實了這個消息。半小時後,李莊涉嫌偽造證據、妨害作證罪被捕的消息出現在網絡上。
寫完稿子,又仔細琢磨重慶官方通報。“龔剛模本人主動檢舉”這句話,引起我的注意。按照起訴書,龔剛模簡直是罪大惡極。如此壹人,會去舉報幫助他洗脫或減輕罪名的律師?
再次聯系那位律師朋友。他回憶,因會見當事人時重慶方面要求專案組必須陪同,李莊多次與陪同人發生爭執。最終,在警員的陪同下,李莊先後3次會見了龔剛模。最後壹次,肆名警員陪同,可能還有攝像。
當天,再沒有更多信息了。
重慶警方約見我
14日,重慶警方通過媒體刊發了壹篇近5000字的報道,用詞多處帶有明顯的傾向,如“貪婪、李莊真能‘裝’”之類。李莊,未被法院審判,已經被某種力量宣判戴上了“黑律師”的帽子。
這壹天,找了好幾位律師,北京的、重慶的。大多數人告訴我,律師去看守所會見涉黑當事人時,都有警員陪同。
在警員陪同下,李莊如何能當著警察的面唆使龔剛模翻供、編造刑訊逼供的謊言呢?但有著強大智囊團的重慶警方,會在缺乏有力證據的情況下抓辯護律師嗎?
這兩個疑問讓我清晰地意識到:顯然不能全信那5000字,也不能完全不信。但當日這個報道,引起了新聞行業的巨大爭議,不少同行甚至動了粗口。
14日下午,我在重慶市大渡口區區委宣傳部,試圖就王天倫案采訪該區官員。中途,接到了部門主編的電話,稱重慶市公安局主動聯系希望面談。
這是第壹次,重慶警方主動聯系我們。我當即打出租車趕往重慶市公安局,與該局政治部副主任H見面。
在H的辦公室,他先問我工作多久、北京來了幾家媒體等等。聽起來,好像是政治審查。我感覺話題會有些敏感,為了自己的安全,我悄悄按下了錄音筆。
H還問我到重慶多久了,我告訴他,前後呆了1個多月了。他問我,為什麼此前沒有聯系他們。於是,我把此前自己試圖聯系該局遭到拒絕的遭遇講了壹遍。
閒聊了壹會,H終於說到正題:打黑以來,我們找了幾家媒體合作,但是還是有雜音,有些媒體表現得很不好。而這次聯系XX報,是因為XX報影響很大,“我們是高看你們壹等的”。
“不允許有雜音,這種心態有點可怕。”我心裡這麼感歎,但當場也“滑頭”地表示,如果能良性合作對雙方的工作都會有利。
H隨即提出,“李莊的這個事情,我們寫了兩個版本,壹會我把兩個稿子都給你,你可以綜合參考。可以刪減,但是必須單獨發,你自己采訪的內容我們不管,但是不能參進來。”
我問了壹下,某報14日刊發的報道,跟其中壹個版本壹摸壹樣,看來就是公安局寫的。H沒有否認,還告訴我,另壹個版本也是大同小異,主要內容都是依據龔剛模的口供寫的。
看到龔鋼模的口供筆錄復印件
我必須慶幸當時提出了要看龔剛模的口供筆錄。H出去打了個電話,可能是向領導請示了。壹小會,H回來後繼續打電話,聽得出是找另外壹個警員找筆錄。
“我自己翻,要是翻出別的東西來怎麼辦啊?哈哈。”H還跟對方開玩笑。
掛了電話,H說去拿筆錄。很快返回,拿著幾頁筆錄材料看了壹會,撕下部分將其中的6頁給我了。
這6頁,除了壹張是龔剛模寫給警方的壹份申請書以外,另外的都是其舉報李莊後的筆錄內容。申請書裡,寫到要求舉報李莊,追回李莊讓他簽的空白委托書。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