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3-05-02 | 来源: 贝志诚 | 有6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朱令铊中毒 | 字体: 小 中 大
朱令高中时代同学贝志诚:关于朱令被投毒案我的疑问汇总 1、 朱令第二次中毒前身体很虚弱,在校的十一天里基本是宿舍教室两点一线活动,能够接触她并有机会下毒的人很有限。而据了解清华大学当时只有童爱军一个课题组在做使用到铊盐的课题,这是个研究生课题组,只有孙维是本科生且与朱令一个宿舍楼(而且一间宿舍)。嫌疑人是谁应该很明显了吧?我请问@平安北京 ,北京市公安局最迟在1995年5月份接到报案,按上述情况确定嫌疑人很容易,为什么按照嫌疑人自述你们在两年后1997年才盘问她?这样一个轰动的重大刑事案件,按唯一嫌疑人自述被盘问8小时后放人,请问这合乎警方办案常规吗?
2、 孙维自述说自己是1997年被警方盘问,而自己爷爷孙越崎在1995年12月9日就已经去世作为没有势力介入干预此案的理由。但是在我看来,按照问题1所说的情况,警方在1995年5月就应该推断出嫌疑人是谁,嫌疑人自己说的理由和时间表,应该被解释为在其爷爷在世时警方根本无法正常去盘问嫌疑人,直到他去世一年多后才盘问,也仅仅八小时就放人。对于我来说,孙维自述的情况恰恰证明了此案受到严重干扰,如此一个重大又嫌疑人明确的案件,警方放任嫌疑人两年时间构筑心理防线毁灭证据思索如何对付警方,盘问又草草了事,导致此案不能侦破。不知道大家看法如何?
3、 按照近期朱令父母披露的情况,朱令二次中毒被化验出来时中毒剂量巨大,推算超过致死量几倍。换血八次还有大量毒素,这是一个不断投毒的过程,需要让她日日服用才可以,如果是急性的会有激烈的肠胃反应或直接被毒身亡。需要在朱令在校的11天多次投毒又进一步缩小了可能有机会的人的范围。请问@平安北京 ,警方当时是否采纳这一证据,如没有是否国内权威专业机构对此的证词和学术分析可以作为证据。
4、 据各方面从警方了解的情况看,朱令案公安机关走访了200多家化工用品商店等可能拥有铊盐的机构,结论是朱令不可能通过清华外其他途径摄入铊盐,此案一定是投毒。请@平安北京 证实是否如此?
5、 结合上述情况,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是所有证据过滤下来都指向孙维一个人。清华也许化学药品管理不善,但是能接触到朱令的人除了孙维谁能知道哪间教室哪个柜子里存放着铊盐?如果让我去假想存在着其他的凶手(不含孙维参与的集体投毒)的可能,我唯一能想象的可能性就是孙维参与实验回来后曾经跟同班女同学详细讨论自己参与的课题中关于铊盐的部分,听者因为过去和朱令的矛盾犯下了此案。请网友们想想是否如此?而各方面从警方了解的情况,孙维被盘问时从未提供这方面线索,请@平安北京 证实是否如此?
6、 按照孙维接受凤凰卫视鲁豫有约栏目采访的情况看,孙维自称不了解铊盐的毒性。(这个节目组很多人都可以出来作证下述内容)
从这段话看来孙维自己声称不了解铊盐的毒性(据上过化学系的同学说这不可能),但她的说法却自证她不可能在朱令中毒前详细的和同学聊起自己的实验用到铊盐的情况。-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