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3-06-25 | 来源: 新浪博客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58.卡尔维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如果你觉得正在热映的《云图》结构很酷,那是因为原作者大卫·米切尔擅长的就是玩结构,更因为他坦承模仿的就是卡尔维诺这本书。
59.赫塔·米勒《国王鞠躬国王杀人》:作者的修辞功底很好。她的书名都很带劲,《一颗热土豆是一张温馨的床》、《人是世上的大野鸡》……
60.略萨《中国套盒——致一位青年艺术家》:略萨讲写作技巧的书。其实很多文学大师都会谈写作,比如乔治·奥威尔《我为什么要写作》,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
61.伊恩·麦克尤恩《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云淡风轻地描写变态,才是重口味的最高境界。伊恩的作品,《水泥花园》、《赎罪》都很不错。
62.土家野夫《乡关何处》:老派的抒情文,文艺中年会喜欢。个人认为柴静的序是全书最好的。
63.刀尔登《旧山河》:刀尔登的历史随笔集。推翻了一些常识,比如论愚忠,他说忠者必愚。刀尔登的作品还可看《中国好人》。
64.柴静《看见》:柴静的文笔、对阅读的饥渴、对观点的整合能力、讲故事的技巧,在国内媒体人中绝对是一流的。
65.波德里亚《冷记忆》:这套书有5本,闷死了,里面有一些很聪明的句子。
66.帕慕克《纯真博物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写的言情小说。故事很雷,但文字很美。
67.廖一梅《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廖一梅写的话剧台词真是一流,“我从来不屑于做对的事情,在我年轻的时候,有勇气的时候”; “你得有权利有资格才能夸奖我,不是每个人的夸奖都会让我高兴的”……还可读《恋爱的犀牛》、《悲观主义的花朵》,不过几本书互有重叠。
68.张大春《四喜忧国》:张大春就是个有文化底蕴的野人,总喜欢在文字里乱来。小说《悬荡》一开篇就骂“我实在不喜欢这个胖婆娘”……
69.雷蒙德?卡佛《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小说可以精炼到什么地步?这本书是典范。他的极简主义,极简到有点做作了。很多句子是耐读的,讽刺都是冷冷的,不带温度。
70.奈保尔《米格尔街》: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柯的早期作品,很好读。什么叫高级的人文关怀?这本书就是。不煽情、不调侃、不做作,冷静地讲笑话,克制地叙述悲剧。他可以从人物的任何一个小动作中揭示深刻的人性,那么轻盈、那么自然、那么诗意。
71.骆以军《西夏旅馆》:骆以军在台湾被誉为新生代作家中的一哥,是能把大部头《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长篇巨著全部手抄一遍的变态。《西夏旅馆》时空、人物、情节几乎都是支离破碎,让人烦躁又上瘾。
72.杜鲁门·卡波特《冷血》:叙事冷静、节制,还原了杀人犯的成长史。当然,作家和杀人犯之间的同性情感戏更狗血,参见相关电影《卡波特》和《声名狼藉》。
73.萨尔曼·拉什迪《羞耻》:一个成天强调“羞耻”的国家背地里往往不知羞耻。说的是巴基斯坦。这本书非常严肃,但写得挺有趣,荒诞、乱来、不着调。
74.作家访谈集《巴黎评论》:美国牛逼文学杂志《巴黎评论》之作家访谈集,能上去的作家都是顶级大师,海明威、亨利米勒、马尔克斯、米兰昆德拉、村上春树、斯蒂芬·金……作家们纷纷在访谈中自曝或自黑。
75.王小妮《上课记》:中国版《死亡诗社》,最喜欢前言里的两句:“如果它完全是徒劳,也要让这徒劳发生” “我相信哪个人都有良知,同时,哪个人又都有苟且。”
76.布里吉特·吉罗《爱情没那么美好》:刚失恋的同学一定会爱死。这写的就是关于爱情的坏话,爱情将死之前,12种弥留状态。作者是拿了龚古尔奖的女作家,文字功底很牛。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