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3-09-04 | 來源: 新浪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英國 | 字體: 小 中 大
與此同時,中國主權資金的目光也投向了英國基礎設施。
2012年1月,中投公司以2.76億英鎊獲得英國最大水務公司泰晤士水務8.86%的股權。泰晤士水務公司為倫敦和泰晤士河谷地區供水。
同年11月,中投國際投資英國基建設施的行動又進了壹步,斥資45.6億英鎊通過其全資子公司購買英國希思羅機場控股公司10%的權益。
無怪乎,英國人發出了“中國人買下英國”的驚呼。
地產投資異軍突起
盡管英國整體經濟慘淡,但是其首都倫敦作為整個歐洲乃至全球的金融中心,壹直以來都吸引了全球投資人的目光。近些年來, 來自亞洲、中東和北美的買家,已向倫敦的寫字樓、商店和酒店等商業地產投下了巨額資金。而中國的主權基金也在同壹時間搶灘英國商業地產。
從2010年中國銀行(2.67, 0.00, 0.00%)在倫敦金融城核心地帶,英格蘭央行對街購置大樓建立倫敦分行新總部,到2012年中投公司斥資2.5億英鎊購買德意志銀行英國總部“溫徹斯特大廈”,中國主權基金進入倫敦地產市場的勢頭引人注目。
而由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在倫敦注冊的銀杏樹投資有限公司,去年夏季因有意以5.5億英鎊收購主要經營和管理英國大學學生公寓的“大學合作伙伴項目公司”(UPP)40%的股份,進而走入人們視線。
而據本報記者了解,早在去年年初,中國資本對倫敦商業地產的投資便已開始。
第壹太平戴維斯(Savills)跨國投資部負責人拉斯德·哈桑對本報記者透露:“銀杏樹公司2012年初買下了黑岩集團的總部大樓。他們不久前又作為投資人之壹,簽約購買了壹座叫做Ropemaker Place的新辦公大樓。”
本報記者在倫敦金融城的中心位置找到了這兩座都超過20層的大樓並了解到,銀杏樹投資公司於2012年5月以2.85億英鎊的價格完成購買黑岩集圖總部大樓,而 Ropemaker Place 大廈則為聯合投資,出售價格高達4.7億英鎊,銀杏樹投資公司參與了投資。
英國商業地產因受到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近年來嚴重衰退,給全球投資人提供了“抄底”可能。2012年,市場開始有所穩定,尤其是倫敦的商業地產逐漸呈現復蘇勢態。
整體上來說,英國40%~50%的商業地產交易額都來源於海外的投資商,而海外資金投資倫敦金融城占比破紀錄地達到了76%,交易規模為89億英鎊,亞洲投資人則以22億英鎊的交易額成為其中翹楚。
而對倫敦西區等市中心商業地產的投資,中國投資者緊隨美國、德國、加拿大和馬來西亞之後名列第伍,交易總額達6.83億英鎊,雖與排名第壹位的美國(11億英鎊)有壹定差距,但仍是壹股飛速上升的勢力。
除了主權基金,中國其他投資機構或個人投資者也對英國商業地產躍躍欲試。去年底,在香港上市的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投入1.5億英鎊,在金融城內購置了 Finsbury Circus 1號辦公大樓。
今年7月8日,中國平安保險集團斥資2.6億英鎊,從德國商業銀行旗下不動產管理公司手中購得勞合社大樓,這是中國保險公司第壹次嘗試在海外購置不動產。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勞合社大樓的主要物業由勞合社保險倫敦公司承租,租金1600萬英鎊壹年。有人算了壹筆賬,按此租金,平安可在11年左右收回成本,投資年回報率在6%~9%之間。
打造倫敦“第叁金融城”-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