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3-09-05 | 來源: 單之薔的博客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照片只記錄了光與影,卻忽略了風與氣溫
拍攝地點:阿裡地區普蘭縣瑪旁雍錯湖邊;拍攝時間:2012年12月2日23點17分
在 同樣的位置,我也拍過納木那尼峰和瑪旁雍錯。不過是早早地起來等待日出,等待初升的太陽的光輝照亮納木那尼峰的那壹刻。那壹刻,太陽的光輝會把雪峰染紅或 照耀得壹片金黃,就是攝影人說的“日照金山”。但是攝影師卡布的這張照片可不是早晨拍的,而是深夜月出的那幾分鍾。那時月亮剛剛升起,月亮的光輝剛好把雪 峰照亮,但又沒有掩蓋天空中的點點星光。卡布說,這也就是幾分鍾的光景,稍不留神就會錯過。畫面中看不到風的痕跡,但卡布說風很大很大,把兩噸多重的越野 車吹得搖搖晃晃。將攝影包掛在叁腳架上,再壓上壹塊大石頭,才使得相機不再晃動。看照片,感受不到氣溫很低很低,天氣很冷很冷。照片表現的只是光與影的世 界,省略了風和氣溫等因素,但攝影人卡布卻清楚地記得照片背後的壹切。
星空下的納木錯不再寂寞 拍攝地點:拉薩市當雄縣納木錯湖邊;拍攝時間:2011年12月8日凌晨2點55分
卡 布的攝影是孤獨的。壹是他的攝影目標總是那些人跡罕至的地方,贰是他的攝影總是在夜間進行。在海拔4700米的大湖——納木錯,卡布與兩只夜間游蕩的野狗 成了好朋友。兩只狗成了夜晚的納木錯這張照片的模特,它們的出現使星空下的納木錯不再寂寞,畫面中的壹切都被灌注了生命的氣息。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時期,天文學家希帕恰斯就把星星按明暗程度分成等級。在晴朗的夜晚,把肉眼能看到的最亮星定為1 等,次亮的定為2等,再暗壹些的定為3等…… 最暗的星( 肉眼剛好能看到) 定為6等。人們按星等統計的結果是:1等星以上的亮星有20顆,2等星有46顆,3等星有134顆,4等星458顆,5等星1476顆,6等星4840 顆。所以說,用肉眼看上去,全天空的星星也不過6000多顆——需要說明的是,人們不可能同時看到這些星星,因為晚上只能看到半個天球,另壹半天球的星星 在地平線以下,所以人們壹個晚上看到的星星大約有3000多顆。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