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3-11-24 | 来源: 南方周末 | 有1人参与评论 | 专栏: 钓鱼岛争端 | 字体: 小 中 大
村田忠禧:1945年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投降后,还台湾给中国时,钓鱼岛也本应还给中国,但日方不还,中方也没提。后来美国托管钓鱼岛和冲绳,那时中国政府如果认为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话,应该抗议吧,但是没有抗议过。
当然,日方也只提对中国不利的事情。1961年,日本文部省鉴定的中学地图教科书里,也不存在尖阁列岛。1971年,同样的地图又突然出现尖阁列岛。我认为日中都一样,过去都没怎么关注过钓鱼岛。直到1968年联合国远东经济委员会发布海底资源调查的结论性报告后,中日开始主张钓鱼岛是自己的领土。
记者:你对中国政府在处理钓鱼岛问题上的做法如何看待?
村田忠禧:过去中国领导人,比如毛泽东和周恩来很重视将人民和政府分开的思想。中国反对的不是整个日本,而是日本政府的错误政策。其实日本国内的看法也是各种各样,不一定全部的日本人都接受政府的意见,反对的人比较多,日本人也是爱好和平的多啊。所以中国政府需要多听听日本各个方面的意见,不一定要赞成对方意见,但是听很重要。双方受的教育不一样,生活环境不一样,共识绝对不会马上达成,这一点必须承认。
“追求真理和事实就是研究的目的”
记者:这本书出版后,在日本的反应怎样?
村田忠禧:书出以前,我起码每个月去一个地方做一次报告。大学,民间团体都做过。每场人数并不多,三五十人,多的时候有一百人左右。我也让他们直接看书,让他们了解问题的真相。
很多日本人看了我的书也表示支持。现在的问题是主流媒体不报道,连个书评都没有。今天(11月3日)朝日新闻的记者来了。我问她,你怎么不写书评呢?这本书里有很多新的发现,可以作为一个新闻来做报道的。但是,包括朝日新闻在内的很多日本主流媒体,他们都不敢报道,因为这是对日本政府不利的事实。日本大媒体放弃了坚持真理的态度。日本虽然说是言论自由,实际上包括我的观点在内,反对日本政府的意见都不敢介绍。
记者:日本历史学界对钓鱼岛的问题有什么看法?
村田忠禧:一般日本的历史学者不说。近代琉球史、中日关系的专家也有一些,他们应该根据自己研究成果发表观点,但是他们不敢说。我很有意见,学者要有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但是他们怕政府。在网站上我被网民骂成“卖国贼”,但是我无所谓。
记者:你最初从历史角度研究钓鱼岛是什么目的?现在中日关系有三个层面,政治、感情和学术研究,日本的学术研究对政治有什么影响?
村田忠禧:追求真理和事实就是研究的目的,没有其他目的。学术要尽量排除主观性,起码我是努力这么做。中国“文革”时期,我还是东京大学学生,知道的信息很少,当时中国介绍的都是对共产党有利的信息,我们单纯地接受了。那时候我们赞扬“文化大革命”,学习毛泽东思想,没有科学的态度。后来我也觉得这样的态度不行,要用客观和冷静的态度是很重要的。
记者:你很早就开始对中共党史进行研究,怎么观察中国当下的时局,这跟中日关系有何关联?
村田忠禧:我之前的研究包括中共党代会报告词汇的变化。比如说,过去社会主义这个词最多,现在不包含“社会主义”的“社会”比“社会主义”多;过去“生活”这个词是活动的意思,现在的意思变了,就是老百姓的生活问题。
我还分析过《人民日报》里词汇的变化。比如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本来共产主义是提倡国际主义的,马克思说的“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毛泽东将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联合起来,所以毛泽东时代提倡的是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天安门城楼上有两个标语,一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另一个是“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说明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都是提倡的。-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