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03-17 | 来源: 多维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马航客机失踪 | 字体: 小 中 大
其次是副机长。澳大利亚第九频道电视台《时事》栏目11日的报道,在一步步向“人祸”靠拢的同时,也将矛头指向了现年27岁且拥有2,700多个小时驾驶经验的副机长哈米德。因为副机长两年多前曾邀两名陌生女乘客进入驾驶舱玩闹,并合影留念。不过,最新调查显示,此副驾驶并未主动要求与机长一同执飞,而是接受随意安排,故而其嫌疑也较于之前有所下降。
再次是现年53岁、驾机飞行总纪录为18,365小时的机长扎哈里·艾哈迈德·沙阿。当下的调查也越来越将机长锁定为最大嫌疑人。已知的线索包括:ABC报道援引美国情报官员说法,客机有过“战术躲避”动作,只有飞行或工程经验丰富的人才能做出这些动作,此举或旨在避免被雷达发现,但不排除飞行员受胁迫的可能性;《纽约时报》透露马来西亚军方雷达侦测到失联客机一度爬升至超出波音777客机所规定的高度,驾驶员这个举动有可能是在给机舱减压,从而使得客机和机组人员失去意识,以阻止他们用手机向地面人员发出警报;航班转西飞行数小时前,飞机上的通讯系统遭人以手动关闭,了解飞行操作方式的人才能让通讯系统停止运作;扎哈里执飞MH370前妻儿搬离住所,且在家里发现了飞行模拟器等,但马方并不认为此类细节有着特殊意义。
抛出基于技术的分析和推测,扎哈里的政治立场成为其嫌疑的最大增量。据英国《每日邮报》引述调查人员的消息,扎哈里是马来西亚反对派领袖安瓦尔·易卜拉欣的狂热支持者,在预定起飞前几小时还出庭聆听安瓦尔·易卜拉欣的审判。言外之意是,扎哈里有可能对听证会结果不满而制造了马航劫持事件,同时提及FBI揭示机上乘客有可能已经被藏在一个很隐蔽的地方。此外,菲律宾媒体援引菲民航署消息称,扎哈里1980年至1981年间曾在菲律宾航空学校学习,但尚未找到有关他在菲律宾受训的正式记录。同一期间,巴基斯坦恐怖分子穆拉德也在当地就读航空学校,但不知两人是否同窗。
马航失联机长扎哈里·艾哈迈德·沙阿
政治狂热分子的标签之所以“助推”扎哈里成为此次劫机事件的最大嫌疑人,原因在于历次震惊世界的劫机或是恐怖袭击,无不打着政治和宗教的旗帜,喊着“圣战”的口号。恐怕没有哪一个理由能比政治狂热更能很好地解释始作俑者的劫机动机。但与此同时,马航已表明,不相信扎哈里暗中搞事,同事亦形容他为人友善,一名与他关系良好的马航机师说,“拜托他们先寻找客机吧。扎哈里没有自杀倾向,不是如某些外国传媒所谓的政治狂热者。任何人抱有政治见解有错吗?”
最后是一名敏感的中国乘客。据央视新闻报道,在失联航班的乘客中有一个人具有劫机嫌疑,该名乘客出生在中国,在土耳其接受过教育,后来又在英国教了两年书,但他也曾到瑞士学习过飞机发动机方面的相关知识。不难发现,央视做出此推测,是在大量证据指向具有飞行经验和知识的前提下完成的,亦即对所有中国乘客进行一次全景式扫描,最终锁定此尚不具名的中国敏感乘客。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调查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入,诸多谜团将一一得已揭晓。但是也不排除一种可能,现在被列入黑名单的劫机者,极有可能并非此次事件的实施者,而是另有其人。毕竟,从事件发生至今,已经有太多剧情逆转和令人匪夷所思的“插曲”发生。更何况,就连是否劫机这一基本事实,迄今为止还未能彻底理清。基于此,人们完全有理由预判,此次事件背后的故事远比一些观察人士所谓的大国博弈要有看点得多。此前,策划美国“9·11”恐怖袭击的本·拉登的女婿曾表示,有四到五个马来西亚极端分子一直在策划劫机,这些人里有一名飞行员,虽然尚不清楚他所说的劫机策划是否和这次事件有关,但是足以给失联马航乃至世界范围内深受恐怖主义迫害的国家蒙上一层可怖的阴影。-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