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03-27 | 来源: 福建日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人民币 | 字体: 小 中 大
婚礼发钱发得最厉害的
数长乐金峰镇
福州资深喜娘陈夏玉说,长乐人大部分婚礼都发钱,少的五十一百元,多的一千两千元,数长乐金峰镇婚礼发钱发得最厉害。最多的一次她见到有宾客在一对新人的婚礼上,领到2500元的现金,这现金分三次发下来,当天新娘家给每个宾客发红包1000元,新郎家又给每个宾客发了1000元,新郎的伯父又给每个宾客发500元红包。
现在有婚礼发钱习俗的
还有泉州晋江石狮闽侯等多地
据陈夏玉所知,长乐婚礼发钱的习俗起码有十多年了。现在有婚礼发钱习俗的还有连江马鼻、泉州、晋江、石狮、闽侯等地,但这些地方只是小范围土豪的婚宴发钱。
与长乐同为侨乡的福清,据说也是土豪遍地,还没有婚礼发钱的习俗,陈夏玉说。但是长乐市区的婚礼也基本上不收礼,乡下还会收礼金,但连江马鼻与闽侯上街、甘蔗等地,除了发钱以外,东家还会附送一些礼品,如花生油、烟酒、茶叶等。
婚礼上除有发钱的
还有发金树叶金项链iPhone5s等
在福州工作的晋江人刘先生说,他参加过一个亲戚的婚礼,婚宴进行到最后,东家上了一盘小小的金树叶,宾客每人一个。
祖籍泉州的陈先生说,他们家乡一些土豪也发钱,也出现过发金项链、金戒指等首饰。但是仅限于主桌比较近的亲戚和朋友等主要宾客,并不是人人有份。
记者询问了一下周围外省的网友,他们都表示没听说过婚礼上发钱的,但老人寿宴会给宾客发一些烟、四件套、毛毯等礼品。百度只搜到了浙江宁波有两户人家,一户给来宾发一万元的红包,一户给来宾发iPhone5s。
发钱习俗来源
说法一:最先源于寿宴
说法二:最早源于葬礼
而同为长乐人的李先生推测,这种婚礼发钱的习俗,最先出现在寿宴上,过寿的老人给晚辈们发红包,以示长辈的关爱也增添寿宴的喜庆气氛,后来婚礼上也发,风气完全乱了。
福州大学社会学教授郁贝红说,发钱的习俗最早应该来源于葬礼,在她小时候,也就是大约50年前,葬礼上要请嚎的人,还要请送葬的人。先人走了以后,葬礼队伍越长,哭的人越多葬礼越隆重,那时候看见有人送葬,小孩子也混在队伍里面哭,等下葬以后东家就给点小钱,感谢大家来帮忙。
郁贝红还说,婚礼上收礼金由来已久,原来条件不好,亲朋好友要凑份子给新人买家具,帮衬着他们过日子。现在人们条件好了,不需要帮衬了,有钱的东家再发点红包,帮助还在致富路上的亲戚们,这是善意的。如果穷人借钱是撑门面,这就违背了先富帮助后富的本意,更何况如果因为办婚礼背上债务,就更加不值得了。
长乐市区的余先生说,婚礼上发钱在一些镇子中间比较流行,长乐市区没有这样的风俗,顶多就不收礼金而已。十多年前,首先富裕起来的长乐金峰镇开始给宾客发一些饼干,后来逐渐演变成发钱,再后来演变为农村人互相攀比,大家都发钱,到现在有些没钱的人家,借了钱给孩子办婚礼,都是为了面子。
网友评论
炫耀派:还有发戒指发美金的-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