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05-04 | 來源: 成都商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倪萍 | 字體: 小 中 大
風格之變
母與子
過去做綜藝節目肯定得喊
現在這個節目說人話就行
成都商報:感覺你主持風格中煽情的風格有點變化,甚至有時還會多壹些自黑這樣的幽默感,你如何看待?
倪萍:過去做綜藝節目,不能太接地氣,肯定得喊。現在這個節目,說人話就行,要字正腔圓幹嘛。以前我同事經常讓我壹起吃飯,讓我給他們說笑話。可以說,生活中我是壹個幽默的人,也喜歡幽默的東西。過去我和宋丹丹關系好,就是喜歡她那樣的。不管你被批評,被罵,梳理內心全是你的寶。沒有失敗、苦難,就不是現在的我,我的內心是游刃有余的拐彎。
母與子
不會英語也照樣抱孩子去美國治病
母親和母親太壹樣了
成都商報:你自己也是壹個母親,之前孩子生病,你照顧了很久,你如何理解自己作為母親的身份?
倪萍:我的節目裡有壹個89歲的老太太騎著叁輪車找兒子,這就是母親的光輝。母親都是天性,所有行為都是自己不知道。每壹個母親,遇到需要頂千斤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可以頂起來。要換自己孩子的命,沒有壹個母親會猶豫。我不覺得以特殊方式把孩子撫養大了,病治好了,多牛。母親能量無限。我當時抱著孩子到美國,不會英語,但暢通無阻到各個城市,都是連比劃帶查字典的。其實人人都能做到,特別普通,母親和母親太壹樣了。 我不能說培養孩子成功不成功,畢竟他才15歲,還在上初中。我在微博上寫兒子去修車的事情,兒子去修車打氣,5毛錢打壹次,他給人家1塊錢說不用找了,人家不要。兒子覺得修車人牛,我心裡特別高興。他生活比壹般人好,但這種價值觀是我欣賞的。有人壹塊錢的盤子,也有人是壹萬的盤子,但可能有壹塊錢盤子的人更幸福,活得有尊嚴。-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