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06-14 | 来源: 搜狐新闻 | 有1人参与评论 | 专栏: 马航客机失踪 | 字体: 小 中 大
失联百天:被遗忘的等待
导读6月15日,MH370客机失联第100天。
妻子程利萍写给MH370失联丈夫鞠坤的信
此时,巴西世界杯战事正酣。微博之上,有人关心球星新闻,有人追逐时事热点,吸引眼球的新闻一条接着一条,看客们悲喜参半,目不暇接。很少有人再提到那架消失许久的客机,偶尔有人问起,换来的也不过是一声轻飘飘的叹息。
然而,对淡出人们视野许久的马航乘客家属而言,那些叹息无比沉重,同时也弥足珍贵。他们不愿被划入记忆的死角,在经历了漫长的100天后,沉积的思念变得更加炽热。
失联百天,马航的故事仍在继续。故事的主题叫做“归来”。
1.“忙得不得了”
6月的北京,用高温和雷雨宣告着夏日的到来。
东四环外的一家老国营宾馆里,62岁的山东人王强和老伴已经住了十几天。站在窗边,他能看到这座城市的树木因连日雨水洗刷而显得越发葱郁。
他几乎没有注意到,夏天是什么时候来临的。他的所有感觉似乎都停滞在了3月8日。100天之前,他的儿子本应结束在马来西亚的工作,抵达北京,再转乘高铁回到山东老家。
如今,王强夫妇把“家”安在了日租金200元的宾馆小房间内----他要在北京等儿子回来,“在这里能干些实事,感觉离儿子更近”。
这个曾经在丽都饭店驻扎55天的老者坚信,飞机可能被劫持,儿子还有生还可能。即使在失联接近百日,他仍然没有放弃这丝希望。
他做的实事包括:用微型摄像机记录下自己参与的每一次家属活动、联系律师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在失联90多天的时候,他甚至筹建起一个数十人参与的家属维权组织,希望在律师和专家的帮助下,推动飞机搜寻,维护家属其他权益等。
他的手机变得无比忙碌,与MH370相关的微信群闪烁不停,跟他对话的有家属、律师和记者。“我现在忙得不得了”,没有集体活动和会议的日子里,他就整天整天耗在电脑和手机里。
更多的家属已经散落四方。5月2日,失联第56天,马航停止为失联家属提供在京食宿服务,外地家属陆续返乡。
一些距离不远的外地家属,总是尽可能地赶来北京参加集体活动----返乡后,他们开始怀念在丽都饭店的等待。同病相怜的人,无需特别沟通,默契会形成一种特别的气场,让他们放心倾诉,彼此安慰。
王强第一次返京,便是参加失联第70天的一次活动。提前一周,家属们在群里商量,要在北京向马航递交关于进一步公开真相的书面诉求。王强毫不犹豫就报了名。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