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08-06 | 來源: 德國之聲 | 有2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雲南地震 | 字體: 小 中 大
雲南昭通6.5級地震目前已造成600人死亡。據報道,在大量老舊建築變成廢墟的震中,壹棟65年的木樓屹立不倒、被稱為“樓堅強”。震後,中國國內大量網友呼吁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
"在震中龍頭山老街,老舊建築幾乎全部變成了廢墟。唯有修建於1949年的龍頭山供銷社叁層木樓巍然屹立……當時睡在底樓的兩個小孩因此而躲過壹劫",《南方都市報》(南都)8月6日的壹篇文章中這樣寫道。而這棟木樓也被網友戲稱為"樓堅強"。
據中國媒體報道,龍頭山鎮裡及周邊的"磚結構建築大半以上倒塌",土坯房倒塌率更是近百分之百。對此,很多網友不禁發出疑問:既然木樓防震,為何不多建木樓?
南都在其文章援引專家的話說,木結構建築的抗震性能確實比較好,但"這棟老樓未倒塌有壹定偶然性"。另外,考慮到"防風、防雨、防火、防蟲蛀"等其他性能,木結構建築的功能比較"單壹";同時建築高度也受限。
昭通地震已經造成大量傷亡
無獨有偶,據"中新網"報道,昭通市魯甸縣的壹座古建築--擁有234年歷史的拖姑清真寺,這棟"完全用圓柱和橫梁交接而成,卯榫環環相扣"的建築在多次地震中"完好無損"。報道中,當地村民稱,"老祖宗建的,沒問題,我們的房子都開裂了,它壹點灰也沒有掉"。
壹時間,網友不禁感歎:"還是祖先厚道啊!"帳號為"跳出火星微博達人"在其新浪微博上寫道:"每次地震都普及壹次,就不能加強下房屋的質量麼,古人的建築怎麼不倒塌,好好的。希望這次重建家園時把房屋質量擺在第壹位。"
並非沒有預警
據"南華早報"8月6日報道,國家地震監測中心表示,在今年早些時候曾將昭通的地震風險水平從6級提高至7級。昭通地處雲南省的主要斷層線上。報道稱早在去年,專家、學者已經對積蓄了大量能量的地殼斷層線提出警告,指出斷層線周邊縣鎮可能遭遇強度達7.4級的地震。-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