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08-09 | 来源: 新华网 | 有1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彭丽媛 | 字体: 小 中 大
8月8日,彭丽媛在北戴河出席“爱在阳光下----艾滋病致孤儿童夏令营”开营式,并同孩子们一起缓缓升起风帆。现场播放的背景音乐,正是她演唱的抗艾歌曲《爱你的人》。
这一次,她的身份是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防治亲善大使。这也已经是她参与防治艾滋病公益事业的第9个年头了。
近年来,公益事业早已成为彭丽媛新的工作重心之一。在她的教育下,“汶川大地震”期间,当时16岁的女儿也主动请假,到灾区做了7天志愿者。
多年来,彭丽媛树立了公众形象的“典范”:她是爱乡爱民的歌唱家,是大声疾呼的全国政协委员,是优雅可亲的“第一夫人”,也是敏感温柔的“彭妈妈”……
“彭妈妈”的十年大使路
早在2006年初,彭丽媛就收到了一份“最好的新年礼物”:卫生部邀请她成为一名预防艾滋病义务宣传员。
她欣然接受,并在两个月后来到安徽阜阳,看望艾滋病贫困儿童救助协会的200多个孩子。有个小朋友特别喜欢唱歌,她还把她领到宾馆去,亲自辅导。
从此,她便成了这些孩子口中的“彭妈妈”。
阜阳艾滋病贫困儿童救助协会会长张颖曾告诉《环球人物》周刊记者,这些孩子中有个叫高俊的艾滋病患儿经常念叨想念“彭妈妈”,“高俊的父母都因感染艾滋病去世了,此前被叔叔婶婶圈养在猪圈里。彭丽媛第一次见到这个孩子、听到他的遭遇时,眼角都湿润了。她特别心疼高俊,把他抱在怀里,喂饺子给他吃。”
6年后,在2012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活动中,高俊和彭丽媛一起,出现在了卫生部出品的反歧视公益短片《永远在一起》中。
在这部7分钟的短片中,彭丽媛教艾滋病致病儿童弹钢琴,和他们一起画画,带他们跑步。画面中,彭丽媛亲自弯腰为高俊系好鞋带。
艾滋病防治并不是彭丽媛公益事业的起点,早在2004年11月底,她就曾与撒贝宁 (微博)、王小丫等一起,成为首批“为了明天爱心大使”,致力于预防青少年犯罪。
此后,她又加入到结核病防治、控制吸烟的行列中。2007年,彭丽媛被授予“全国结核病防治形象大使”称号;两年后,她又成为“控烟形象大使”。
为了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2009年她曾前往广东东莞,给当地的农民工上“防治科普课”;而中国控烟协会的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彭丽媛对控烟活动一向十分支持,每次只要有相关宣传活动,都会积极配合。”
也正是由于在艾滋病和结核病防治事业中的贡献,彭丽媛于2011年6月3日被世界卫生组织聘请为“抗击结核病和艾滋病亲善大使”。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