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08-15 | 来源: 多维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我梳理了一下华国锋在1977到1978这两年,除了揭批“四人帮”运动以外,他没有搞过任何以阶级斗争为主题为内容的政治运动。所以我认为他实际上从1976年开始就已经把重点放到了经济方面,也就是说他关注的重点已经不是在阶级斗争上了。这跟他在报告中、在讲话中一再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我认为是要做具体分析的。
还有就是维护个人崇拜。在这个方面,我也找到一些材料,但不是非常全面。我找到的材料是刚刚粉碎“四人帮”的时候。因为实际上所谓关于华国锋的个人崇拜主要不是他本人制造的,官方的结论是华国锋制造和接受个人崇拜。我觉得接受多少还有一点事实根据。但是制造个人崇拜实在是怪不到华国锋头上。那么最早要把华国锋作为新权力核心的实际上是叶剑英和汪东兴。
这一点,叶剑英自己也承认,叶剑英说这个英明领袖就是他最早提出来的。这个一点不错。我看到的材料,1976年的10月7日这一天,叶剑英在中央政治局会上第一次提出华国锋是我党的领袖,是毛主席选定的接班人。领袖这个概念最早就是叶剑英提出来的。而且叶剑英提出来我们要宣传华国锋主席,我们要大造舆论宣传华国锋主席。当然后来包括汪东兴、纪登奎在内的政治局成员都表示要大力的宣传。而且纪登奎表示要像宣传毛主席那样宣传华主席,宣传毛主席要有多高的规格,宣传华主席就要有多高的规格,这是纪登奎的原话。纪登奎一度是在中央政治局分管意识形态的。所以他要求中央宣传口大力宣传华国锋。
倒是华国锋本人有点不适应。我看到一个材料,就是1976年的11月15日这一天,他专门跟汪东兴有次谈话,他说宣传我宣传得太多了,都宣传得不适当了。汪东兴很不以为然地说,一点都不多,说这是政治需要,一下就把华国锋顶回去了。华国锋就再也没说话了。但是这是我唯一看到的华国锋对宣传他自己表示的不同态度,后面我没有看到。而且后来的事实是对华国锋个人的宣传的确达到了一个不适当的程度,但是华国锋本人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看法、意见我没有找到材料。
所以从这八个方面讲,我觉得对于华国锋这两年的历史事实应该重新做还原和研究,当然也可以重新做评价。在1978年11月到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我认为对于华国锋的评价也是不公道的,实际上,中央工作会议对于华国锋有很多批评。尽管对于华国锋的批评不如汪东兴、吴德、陈锡联的纪登奎那样尖锐,但事实上很多批评已经涉及到华国锋。但华国锋在1978年的工作会议上采取了一个非常包容的姿态。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在中央全会如此尖锐的直言批评中共中央的第一把手,这在中共历史上从来没有过,我是研究党史的,至少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华国锋并没有压制这些批评,甚至没有对他本人遭到的批评做辩解。别人还有些辩解,关于具体的事实,具体的情节可能还有些辩解,但是华国锋没有。华国锋完全采取了一种包容的态度。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从1978年的11月开始到12月的15日结束,华国锋一共讲过三次话,11月10日第一次,11月25日第二次,12月13日第三次。这三次讲话里面有两次,他都做了检讨。11月25日和12月13日。都认为在“两个凡是”的问题上、在真理标准讨论问题上,还有在一些冤假错案问题上,他作为中共中央主席负有责任。
1978年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才开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为民主的一次会议,空前,我不敢说绝不绝后,从来没有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如此民主、如此放开言论去批评中央高层的政策。这跟华国锋本人的包容态度有直接关系。所以后来,包括当年参加会议的胡绩伟、于光远都承认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之所以能够开成一个民主的会议除了其他原因以外,跟华国锋本人的民主姿态和民主精神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本身能够具有这样的地位,我觉得也应该肯定华国锋的作用。
好,我前面要讲的史实部分就是这些。-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