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14-09-28 | News by: 经济观察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释永信惹麻烦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1987年,老方丈行正圆寂时,登封政府部门为维持少林寺稳定,成立13人政府工作组进驻寺内,少林寺门票权和管理权均受到冲击。”释永信师弟释永海在行正去世后曾短暂主持少林寺。
5年之后,登封政府在少林寺东1000米处修建了“天下第一名刹”石牌坊,并在该处卖票10元一张。而僧人则在少林寺山门处同时卖票,每张8元。
“1994年,少林寺的门票权回到政府手中。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政府卖票,少林寺取消山门前的卖票。政府从门票收入中按比例分给少林寺一部分。或者说少林寺和登封县政府联合卖票。”岳晓锋在《少林寺门票简史》一文中写道。
负责少林寺门票的登封政府后将少林寺周边的百鸟林、全周影院、十方禅院、少林寺武术馆等纳入少林景区门票。门票价格从10元升至40元,政府从每张门票收入分成10%给少林寺。
旅游带来的收益也让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少林寺景区的投资力度。“1986年登封县政府在少林寺东开辟商业街,商业欺诈泛滥,少林寺外围环境引起中央领导不满。登封政府投入3亿元对少林寺附近居民、商户进行拆迁。2008年登封市政府为嵩山历史建筑群申遗,进行环境整治,又投入数亿元。”岳晓锋说,登封政府在少林寺环境改造投入方面的不遗余力,进一步加强了己方的话语权。2005年5月,少林景区门票大规模调价至100元。
对此,释永信公开反对:“不了解内情的人纷纷传言少林寺成为门票收入达亿元的‘大财主’,这对佛门净地是极大的伤害。”不过,少林寺的门票分成比例,也从之前的每张25%提高到30%。
争议港中旅
随着时间推移,登封政府与少林寺的地位出现微妙变化。“少林寺刚起步时,释永信和师父去市里反映问题,等一天也不一定能见到市领导。现在,即便是我们市的主要领导想见释永信,也要看他心情。”登封市一位官员感慨,“以前跟我们合作时,释永信态度还挺好的。现在,我们已经很难左右他了。”
而在抵制了“少林寺上市”风潮,后又讨回1500万元门票欠款之后,少林寺在与嵩管委的博弈中得心应手。此次起诉,他们正是沿用了之前的维权逻辑。
一位熟悉双方纠葛的知情人士透露,2013年农历腊月二十九,登封市一位主要领导曾带着两个花盆看望释永信,试图就门票欠款一事与释永信协商。后者回道:“这两个花盆顶多值3000块,但你们欠的钱连3000万元都不止。”
面对日渐强势的少林寺,作为被告的嵩管委方面只得以“无可奈何”、“无理取闹”形容对方。就目前诉讼中金额最大的政策性免票一项,刘少伟反问:“景区本来就没有收到钱,怎么分给少林寺?”
他援引相关规定称,景区应对现役军人、老人(70岁以上老人及60岁以上登封籍老人)、残疾人、记者、佛教人士、登封籍未满14岁独生子女及其父母、少林寺的客人等人群免票。“况且,全免票和半价票可以由少林寺门口电子门禁系统进行识别,能够算清该部分人数。”
而正是政策性免票一项,目前成为少林寺4970余万元索赔款中的大头。相关证据显示,少林景区政策性免票,2011年为20万余人次,2012年为26万余人次,2013年1月至10月则接近21万人次。
“这些都不是小数目。2012年26万余人次享受政策性免票,以每张票100元计算,总价值达到2600多万元。而少林景区当年门票总收入不过两亿元。这意味着,政策性免票相当于少林景区全年收入的13%。依据规定该免票的,我们没话讲。但一年能免掉这么多票,怎能不让人怀疑这其中是否有猫腻。”不过,这位不愿具名的少林寺工作人员坦承,由于他们没有机会经手少林景区的门票销售工作,所以没能掌握具体证据。-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