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10-28 | 来源: 葡尾博客 | 有8人参与评论 | 专栏: 香港占中 | 字体: 小 中 大
北京时间10月28日,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公布,其中进一步明确了中央对港态度----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依法行使中央权力,依法保障高度自治,支持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保障内地与香港、澳门经贸关系发展和各领域交流合作,防范和反对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时下,距离香港占中走向失控,已经整整一个月。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资料图
香港“占中”持续已经一个月,北京的态度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而这一次四中《决定》中的进一步明确,也大抵与外界的揣测一致。也即在宪法和基本法的大框架内处理香港问题,给予香港充足的自治空间,既谈“一国两制”,也有“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其中提到的“外部势力”,也贯穿于这次“占中”运动始终。
从表面上看,中国官方和主流媒体口端和笔下的敌对势力,搞乱香港进而搞乱中国的图谋正在一步步达成,但其实在固化了的傲慢与偏见之下,美国官方如驻港总领事馆官员的表态,“华盛顿要求继续在香港推动民间、社会力量争取民主诉求运动,尤其是推动青少年在社运扮演先锋角色”,更称美国坚定支持学生,“会保护学生领袖,包括赴外留学、定居。”美国媒体如美联社、《时代》周刊等毫不掩饰地公开宣称香港“占中”是一次“颜色革命”,实则正在消耗中美两国仅存的政治互信。所以从长远来看,无处不在的“敌对势力”所付出的成本,要远远高于其希冀达至的停留在言语层面的不可告人的图谋。
稍早前,作为中共喉舌,新华社在报道香港“占中”时闹了一场乌龙,也暴露出了中央对香港富商就占中问题表态时只是走过场的不满意。新华社25日发表的英文署名文章,罕见地点名香港多名富商至今未表态反对持续了4个星期的“占中”,震撼了香港政商界。虽然新华社在当晚发稿否定了之前英文稿的内容,指李嘉诚等人在所谓的非法集会前后,已经发表反对“占中”的言论,并将英文稿删除。但新华社此次“乌龙”举动依然震撼香港各界,有评论认为,这是内地文宣工作未能统一口径的无意之举,但有熟悉香港政情的北京人士认为,此举恰恰体现出北京对于香港“占中”的高度关注。
以结果论,香港成为暴力之都,昔日安顺平和的港人一夜之间成为暴民,不管是港府不作为乱作为,还是市民自身对国际标准之下的民主与普选盲目追逐,终归运动走向失控的触发点是人大接连落下的三道闸。所以,运动从发生到持续数十天之久,即是对中央推出的普选方案确存有瑕疵的直接反馈。比如划定了“爱国爱港”的政治红线后,中央己身是否真正做到了“爱港”?在批驳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同时,中央是否在香港问题上也陷入了同样的窘境而不自知?
此外,北京僵硬的处理手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香港的偏见。一方面,长期受到左倾思想影响的中共,对群体性事件有着天然的抵触和恐惧,尤其是经历过“六四”事件的冲击,更加剧了这种抵触和恐惧的程度。所以,当香港民主派走上街头,便被当局先入为主地视作敌对势力,强硬手段顺势而出。另一方面,北京方面在处理香港问题时经常是眼高手低,不接地气,其中有对香港政治版图的不了解,也有“家长”对“孩子”自然而然的颐指气使,颇有“我的孩子我做主”的傲慢。就当下形势来看,香港对北京的疑虑在不断加重,而中共为解开疙瘩的方法不仅无助于疑虑的消解,还因方法本身的不合时宜使得疑虑进一步加重。-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