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11-08 | 来源: 环球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昨天下午(7日),日媒率先曝出APEC峰会上中日首脑将首度会面。随后,中日宣布达成四点共识,但并未提及将安排“习安会”。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昨晚再度强调,他期待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首脑会谈,但他否认就“不参拜靖国神社”向中方作出承诺。图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被认为一向与安倍政府“不和”的日本《朝日新闻》也在11月8日的报道中分析指出,在中日此次达成的共识中,最为显着的就是围绕钓鱼岛的主权争议问题。安倍虽然在7日晚参加日本BS电视台节目时称,“这并不代表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姿态发生了变化”。但在中日此次达成的共识中,明确写有承认两国间对立的内容。日本外交人士认为,在围绕东海地区相关事宜中,日方明确写出“钓鱼岛”的称谓,这是“值得肯定的向中方做出的让步”。
另外,安倍在7日晚的电视节目中就钓鱼岛问题也坦言,“近年来处于紧张状态,中国方面有中国的想法。”他还表示:“将在首脑会谈中提出,应启动预防偶发冲突的危机管理机制。”《朝日新闻》就此指出,安倍的态度在中方看来,是中日解决客观存在争议的第一步,也是日方首次在向中方“靠近”的表现。
日本外交官称需克服的“政治性困难”包括靖国神社问题
一直以来,围绕中日首脑会谈的举行,中方要求日方在钓鱼岛及安倍“拜鬼”问题上做出让步,而日方则希望无条件举行会谈,双方态度一直强硬,但在最后关头,日方做出让步。日本共同社评论称,日方此次的转变实在一定程度上顾及了中方的主张。
据共同社公布的日本外务省文件显示,有关历史认识问题,文件中写道“通过克服影响两国关系的政治性困难,取得了若干认识上的一致”。《东京新闻》报道称,中日双方此次在共识中对于安倍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并没有直接涉及。对此,安倍在7日晚的电视节目中也回应“不存在包括个别问题的相关内容”。不过,《朝日新闻》则披露,日本外务省官员解读认为,此次共识中指出了中日之间的“政治性困难”,这实际上就已经包含了安倍参拜靖国神社问题。
另外,日本NHK电视台还报道称,早在8年前安倍第一次担任日本首相期间,曾在与中方领导人会谈时提出希望中日两国能够回到战略互惠关系的原点,发展两国合作关系。如果此次中日首脑会谈得以实现,安倍确定将会在会谈中向中方领导人再次提议,回归战略互惠关系原点,继续改善两国关系。
中日将重启高级别经济对话 日本政府将放宽对华签证
纵观中日外交历史,最近一次举行的中日首脑正式会谈实在2012年5月,时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举行了会谈,距离现在已有2年半时间。然而,上次会谈仅过了4个月的时间,日本政府就将中国领土钓鱼岛“收归国有”,激起全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导致中日邦交恢复正常40年来的努力成果毁于一旦,并打破了中日两国在东海地区的平衡。此后,安倍政权依旧未能正视现状,参拜靖国神社致使中日之间出现政治性困难,四处散播“中国威胁论”,其“两面派”把戏严重损害两国互信,也使得中日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引发日本经济界的担忧和不满。
《日本经济新闻》11月7日称,自从2012年9月日本政府实施所谓的钓鱼岛“国有化”政策以来,中方的态度开始变得强硬。在中日关系骤冷的背景下,日企在华投资经营和开展贸易期间阻力重重,2014年1-9月,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较2012年同比减少43%以上。《日经新闻》预测,随着日方的让步以及可能举行的中日首脑会谈,中日经济贸易相关官员齐聚一堂的“高级别经济对话”也将于近期重启,双方将就中日贸易、能源以及气候变化等议题广泛交换意见。日本政府相关人士认为,“只要两国之间利害一致,经济对话不久后一定会重启”。-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