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11-09 | 來源: 星島日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香港占中 | 字體: 小 中 大
本報記者
講述學民思潮代表人物黃之鋒與社運人士馬雲祺,如何在年僅14歲及17歲便踏上抗爭路的紀實片《未夠秤》,昨晚於多市首映,導演杜浩綸稱片中兩少年抗爭路殊途同歸,憑堅持為未來發聲。
紀實片《未夠秤》(編按:未夠秤為香港俚語,指未成年)入選第38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影片之壹,片中圍繞因「反國教」與志同道合中學生共同創立「學民思潮」的黃之鋒;在「反高鐵」義無反顧投身社會運動的馬雲祺。
以港為家的英國人
該片導演杜浩綸(Matthew Torne)是英國人,自2003年起在香港居住,他形容香港成為其第贰個家,他昨接受本報專訪時稱,世界上沒有壹個地方比香港更神奇。
他說拍此片時希望將焦點放在年輕、有活力、為香港民主未來發聲的未來壹代,他最初接觸的是當時只17歲的「馬仔」馬雲祺,「馬仔」給他的感覺是為爭取香港民主未來,可奮不顧身放棄學業,令他眼前壹亮。
談到籌拍該片時只有14、15歲的黃之鋒,杜說透過傳媒訪問認識黃之鋒,他驚訝當時只14歲的中學生,竟然對當前香港政局雄辯滔滔,其後領導中學生提出「反國教」,再將「反國教」運動推展至家長、教師與社會各階層,最後促成12萬人集會於公民廣場,成功令推出國民教育的特區政府讓步。
杜浩綸說馬仔與之鋒走的都是社運抗爭之路,贰人在同壹起點出發,中間經歷路線縱有不同,最終目的也回到壹樣;贰人之間淵源頗深,都是來自基督徒家庭,都是就讀同壹間小學、中學,乘坐同壹校巴上課,各自知道對方存在但並不相識,然後各自走上難行的抗爭路。-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