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11-11 | 来源: 罗珞博客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APEC峰会结束后,北京时间11月11日晚间的第四次习奥会再次成为全球焦点。对于这场提前开启、会程延长、地点特殊的“会晤”,陆媒《观察者网》11月12日刊发署名元淦恭的文章指出,中方选择在中南海----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所在地安排这一场中美高层会晤,不仅对奥巴马是一种“礼遇”,尤其在这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暗战”不绝的当下,其中更是别有深意。
习近平与奥巴马夜游中南海
北京时间2014年11月11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中南海瀛台会晤。根据中国官方渠道此前透露的消息,习近平、奥巴马的会晤最可能在12日举行,而最终提前于11日晚上拉开帷幕,整个会晤时间比预计的长。同时,选择中南海瀛台这个会晤地点,打破了中国的外交惯例。
文章介绍称,领导人之间的会晤,一般分为“会谈”和“会见”两种类型。所谓“会谈”,多数情况下在对等的领导人之间进行,如国家元首和国家元首之间,政府首脑和政府首脑之间,这种形式,双方一定是对面而坐,两边官员一字排开。而“会见”则不然,“会见”的双方身份可能对等,也可能不对等。如果双方的身份不完全对等,“会见”活动的形式在座位上没有定法,可能和“会谈”一样相对而坐,也可能隔一个茶几比邻而坐,但如果双方地位完全对等,“会见”活动一般不会安排成“会谈”那样的座位形式,中间一般只隔一个茶几。
一般的礼宾安排,中国领导人和来华访问的外国领导人在北京的“会谈”活动都在人民大会堂进行,而“会见”活动除在人民大会堂外,有时也安排在中南海或者钓鱼台国宾馆。而此次奥巴马和习近平的“会晤”,实际上应该是“会见”的形式。最终,中方选择在中南海、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所在地安排这一场中美高层会晤,对奥巴马的确是一种“礼遇”,相对于北京其他场合,在中南海进行会晤,反映出双方和缓关系的意愿。
此次会晤之前,关于中美两国“暗战”的说法不绝于耳。除了在东海、南海和亚太战略的固有冲突之外,两国在亚太地区贸易主导权问题上也展开争夺。而在APEC期间,中国邀请了蒙古、孟加拉、老挝等非APEC国家领导人来出席与APEC并不直接相关的“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这些非APEC的领导人还应邀出席了APEC欢迎晚宴等系列活动,明显有拉一帮支持自己的“小伙伴”来撑场面的意思。而美方也不示弱,奥巴马到北京之后单独召集APEC中的11个TPP成员国领导在美国驻华使馆集会,全然不顾东道主和TPP之间还有龃龉。
但从中美双方在会议中间的互动来看,双方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为元首会晤营造良好气氛。奥巴马10日宣布美国简化中国系列签证安排,表明美国愿意同中国加强贸易联系的意愿。外界更加关心本次“习奥会”的各种细节,两个在战略上有竞争,在经济上有合作的大国,未来关系的路线将会怎样,成为本次“习奥会”的一大悬念。
文章还援引《纽约时报》等美国媒体的分析称,习近平和奥巴马的会晤显然不会回避一个词汇,就是“新型大国关系”。
文章称,虽然习近平强调“新型大国关系”是指中美两国完全可以达成合作,“以太平洋之大,能够同时容纳中美两国”,但一些美国观察者更倾向于中国正在谋求一种和美国“平起平坐”的大国地位,正在许多领域同美国争夺战略和规则上的主导权。尤其,2014年以来中国在金砖国家机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一系列举措,都绕开了美国编织的既有国际社会秩序,这被一些人视作中国正建构一套新的“天下”体系。
乌克兰危机后,世界两极化趋势更加明显,中俄两国战略更加接近,形成“准结盟”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中美两国实际上需要更加小心谨慎地处理彼此关系,管理两国关系的波动和风险。习奥会日程安排如此紧凑,表明中美双方在战略上都不敢“怠慢”对方,中美两国的确需要在许多方面加强沟通。而当今世界许多现实问题,比如反恐、反对IS(伊斯兰国)和抗击埃博拉等,更需要中美两国的合作。
文章分析称,本周又恰恰是2014年各项多边外交日程最满的一个星期。APEC刚刚在北京闭幕,12日起,东盟国家及中日韩又将在缅甸进行首脑会议,李克强即将赴会。然后是本周末(15日、16日)在澳大利亚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因此,习奥两人这两天的会晤,不仅将是对中美两国关系的盘点甚至“交底”,也可能视为2014年的“20国集团峰会”的风向标。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两国需要在全年最顶级的国际会议“20国集团会议”之前在许多问题上形成共识。
因此文章称,虽然目前尚不清楚习奥会最终会达成什么成果,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习奥会”地点的精心安排,其中自有深意。
习奥会举行的地点是中南海瀛台涵元殿。瀛台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光绪皇帝在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就曾被关押在瀛台,它实际上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许多悲剧事件的见证者。习近平专门向奥巴马指,“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对理解中国人民今天的理想和前进道路很重要”,其实质是阐述其以“民族复兴”为核心的“中国梦”概念,展示出中方在外交上刚硬一面。
此外,文章认为,这一安排还展现出中方珍视中美关系的一些友好“传统”。值得注意的是,1998年克林顿访华,2002年小布什访华期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都在瀛台和他们“话别”。但在胡锦涛执政期间,无论是小布什05年对华访问还是奥巴马09年来华访问,都没有安排“瀛台话别”的活动。本次奥巴马到瀛台,是他任总统之后第一次走进中南海,习近平在克林顿、小布什都曾到访过的地点来接待奥巴马,或许也有传承之意。-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