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11-14 | 来源: 腾讯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习近平动态 | 字体: 小 中 大
10月20日 文化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文化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近期繁荣文艺创作方面的有关情况。其中指出,我国文艺评奖制度将改革,艺术创作将出社会效益具体评价、考核标准。
10月21日,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研讨会”,北京大学教授及兼职教授与会并踊跃发言,研究院院长范曾教授主持会议,引发网友大规模关注。
10月22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京召开电影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10月25日,中国视协演员工作委员会在京演员一起学习了“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黄宏、张光北、伊琳、吕中、曹翠芬、濮存昕、巍子、梅婷、郭晓冬、丁柳元等出席。黄宏在发言中提到,主旋律电影的创作现在离艺术太远,他感到悲哀,期待出一部像《鸣梁》一样既正能量又品质过硬的作品。
落实相关政策,演员高片酬将受抑制
习近平在座谈会上重点强调,“文艺不能当市场奴隶,不要沾满铜臭气”。而最近几年中国的文艺作品尤其是影视作品,“一切向钱看”的趋势日渐明显,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成本越来越高,投资方压力越来越大,被迫想方设法赚钱。而演员的高额片酬,正是推高成本的主因之一:部分影视作品的投资,几名主演甚至可以拿走一半甚至一多半。
11月11日,微信公共账号“娱乐oncall”爆料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或将于12月出台“明星限薪令”,对演员片酬进行限制。据知情人透露,这一消息基本属实,总局已进入内部征求意见阶段。另据“娱乐oncall”爆料,一些剧组正试图将艺人的演出合约延后签约,等到“限薪令”下来再说;艺人这边则有点人心惶惶,不少正在谈戏的演员不停地催促片方签合同,双方开始深度博弈。
“限薪令”在明星们看来也许会有点冤,毕竟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这些年确实有不少投资商、制片人、导演都在抱怨明星片酬高得离谱,严重破坏了影视圈的“生态环境”,让影视作品质量难以保证。比如著名导演张纪中就曾炮轰明星片酬:“六七十万一集,我哪有那个本事出这么多钱请演员?我的钱要用来拍剧的!”张纪中还断言:“片酬迟早也要像房地产一样垮下来”,并提议广电总局应对演员片酬发个“限价令”。
横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志江也多次呼吁业界应该联合起来,抵制明星高得离谱的片酬:“现在是这个行业的所有人都在为明星打工,投资人经常血本无归,但明星们一部戏成百上千万,不用承担任何风险,连税都得投资方替他们交,说实话,这不公平。”
如果广电总局真的颁发“限薪令”,或许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投资压力,出现一些“不沾满铜臭气的作品”也就有了可能。
重申“劣迹令”,相关艺人恐难翻身
习近平在座谈会上指出,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可是很不幸,2014年不少文艺界人士成了负面典型。
其实早在9月中旬,就有传言称身陷吸毒、嫖娼等丑闻的演艺圈人士将遭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封杀。随后消息得到证实,劣迹艺人不但被禁止参与电视节目录制,此前曾参与制作的各类节目、广告等也将暂停播出。
10月下旬举行的全国电视剧界座谈会上,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再度提及这件事情:“前一段时间有个别编剧、导演因为吸毒嫖娼被公安机关查处,尽管是个别人行为,但是作为公众人物,损害的是行业形象,败坏的是社会风气,造成很坏的影响。”-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