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12-01 | 來源: 楚文博客 | 有109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香港占中 | 字體: 小 中 大
香港“占領中環”的街頭示威運動已持續叁個月,“占中”行動引發世界輿論關注,數萬市民與數千警察壹起出現在香港街頭,各類新式媒體工具例如無人機攝影和自媒體通訊工具都參與其中,這算是香港近年來少有的“繁華”景象,然而“占中”在結束之前仍不排除有戲劇性的曲折轉變。媒體11月30日報道稱,學生組織“學聯”與“學民思潮”30號晚上在金鍾非法占領區集會,宣布行動升級。據悉,大批示威者分成多路展開圍堵政總行動,其中有多批人從路面、橋底攻占龍和道,也有大批示威者圍堵特首辦,在“占中者”前往特首辦公方向時與警方對峙,警方曾壹度施放胡椒噴霧,雙方之間互相推撞,場面壹度陷入混亂中。30日晚上,警方發表聲明,呼吁保持冷靜克制,不要阻撓或沖擊警方。有觀點認為,越是敗局已定的時候,“占中”積極分子越會集中精力保護他們的壹己私利。他們不會采取有利於香港社會的行動,但是卻能清楚的顯示他們做錯了的行動。
把“和平”當做使用“暴力”的借口
自香港“占中”出現失控以來,學界罷課集會演變成重奪“公民廣場”行動,為接下來的壹連串公民抗命揭開了序幕。由於大量參與此運動的人士以雨傘阻擋警察所使用的胡椒噴霧,加上之前占領旺角、銅鑼灣、尖沙咀行動均由市民自發,占領人士不再承認“和平占中”、學聯、學民思潮為大會,同時行動亦是偏離原有模式,原先提議的“壹波又壹波”抗爭行動變成了長期占據。加之社交媒體傳言紛紛,西方媒體更是稱其為“雨傘革命”。短短叁個月時間,“占中”已然從之前打著“和平示威”的口號,變成如今要進行“革命”的身姿,北京觀察人士認為,這壹步跨越之大,簡直愚蠢至極。
首先,就壹般而言,“革命”這壹個詞其本身就表示了壹個“政治制度”的改變,且詞語出自於《周易•革卦•彖傳》:“天地革而肆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從壹個利益團體為爭奪另壹個利益團體的利益,從而產生的武裝暴力手段。孫中山認為,革命是不得已而為,是破壞之事業。毛澤東在1927年《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寫道:“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致,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革命是暴動,是壹個階級推翻壹個階級的暴烈行動。”如今時光已經過去80年,“革命”贰字的內涵也發生了根本變化。現在倘若我們再提及“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似乎有逆時代潮流。但是,外媒將香港“占中”定性為壹場“革命”,有觀點認為,這壹句話仍有它的現實意義,占中積極分子,已經逐漸的“脫去”了披在身上的“民主”的面紗,露出了“本來面目”。從最初“和平示威”到而今“占中”接近失控的局面,不難看出,這就是壹場“偽裝成和平”的暴力行動。有革命,必然是會產生暴動,有暴力沖突必然會流血。分析認為,香港應該接受自己的位置,“占中份子”別再盲目的進行這“愚蠢”的行動。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