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12-01 | 來源: 多維 | 有65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香港占中 | 字體: 小 中 大
香港“占中”自失控以來,已經進入到了第叁個月,原本已然進入平靜期的游行示威再次發生逆轉。
12月1日晨間,金鍾占領示威區旁的解放軍駐港總部內壹座建築物的窗戶更是冒出濃煙,疑似遭故意縱火。
11月30日晚間,局勢壹度火速升級,學聯及學民思潮發動包圍政府總部和特首辦的抗議活動。在此之前,還曾有人發恐嚇電郵,揚言要炸毀警察總部。
有觀點認為,學聯及學民思潮類似“自殘”的行為,根本無異於改變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從壹開始就注定是失敗的。也有壹種聲音對形勢的升級表示擔憂,因為照此局勢發展下去,不排除發生暴動的可能。
雖然香港學聯和學民思潮壹再宣稱,希望港府響應市民爭取“真普選”的訴求,強調不會挑釁警方,也不會破壞公共設施,但是事態並未朝著其希望的方向發展。據悉,示威者在向特首辦方向前進時,與警方發生沖突,警方舉起紅旗警告,並施放胡椒噴霧。而在已經被清場的旺角“占領區”,挑釁警方的行動也在不斷升級。此外,也有不少網民公開在討論區裡營造“暴動”氛圍——“公義是對事,不對人,殺警也可以是公義”,有人揚言“血洗警察宿舍,殺死警察親友”,還有人“稱贊”殺害多名警員的徐步高是“英雄”。
香港“占中”局勢火速升級,警察驅離示威者
凡此種種,不僅讓香港增派警力變得合情合理,也讓香港長期引以為榮的法治日漸失去尊嚴。因為香港“公安條例”明確規定,任何人將其明知或相信是虛假的消息向他人傳達,意圖誘使該人或任何其他人相信任何地方或地點放有炸彈或放有會爆炸的物品、物體或對象即屬犯罪,最高監禁5年及罰款15萬港元。警方也已在30日晚發表聲明,表示留意到有激進及滋事分子混在在非法占領人士當中,刻意制造混亂,呼吁占領人士要保持克制,不要做出挑釁行為,並重申不會容忍破壞公共安全的暴力行為,會果斷執法。
事實上,從“占中”失控到現在,反對派及學聯的每壹次訴求都因太過非分而從壹開始注定了會失敗。作為“占中”運動的主要構成部分,學聯及學民思潮從壹開始提出的政改方案就不符合“基本法”的規定,所以輸局早已成為定局,所謂談判以及對話根本無從談起。港府宣布取消會面,也是因為學界代表提出的談判條件,只是將市民的福祉和香港的未來作為對話的籌碼,實際上並不符合公眾的利益,也不符合現實的需要,更不符合政治的倫理。當中央和港府表現出了平息事態的意願和努力,希望香港早日回歸正常狀態,罷課不再繼續,金融不再癱瘓,學生群體還壹再沉迷於“英雄主義”的幻境中,或是被其綁架,所下的賭注不僅是香港的經濟民生,己身更可能因為觸犯法律紅線而成為被法辦的對象。
此前,叁名學聯成員,包括周永康、鍾耀華和羅冠聰在“占中”走向平息之後,原本計劃搭乘國泰航空航班前往北京,叁人事先在網上辦妥登機手續,但被國泰職員告知,收到內地通知,叁人的返鄉證已被注銷,因此無法登機。另據不願公開姓名的可靠消息源透露,據傳中央有壹張伍百多人的名單,包括學名思潮、學聯,以及各大學學生會成員、前任及現任學生領袖,被列為高度防范人物,要求邊防人員密切留意,拒絕他們入境內地。在此敏感時間節點,學民思潮發言人黎汶洛以及學聯常委羅冠聰,還在鼓噪香港民眾走上街頭表達訴求,不是“自殘”又該何論?
對此,羅范椒芬批評稱,學聯及學民思潮以為“行動升級”就可以改變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是不切實際的,更是“自殘”的做法。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警告,未來兩年香港可能會出現暴動。香港社會不少人士認為,示威者到處挑釁延續亂象,目的已超出“占領”行動本身,完全是為了推翻特區政府。
反觀北京,在處理香港“占中”事宜上表現出了更為積極的姿態。如果學聯願意,完全可以給予北京更多的時間和信心去處理“占中”,以及靜觀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後效如何,而不是從壹開始就將其打入萬劫不復的冷宮,進而以激烈手段進行不必要的抗爭。從“六肆”到“占中”,處理手法的變化有目共睹。比如在情況和信息掌握得不夠准確的情況下,沒有采取簡單粗暴的處理手法,而是把自己約束在基本法和“壹國兩制”的框架內。當有軍方好戰派提議北京出動武警過境鎮壓時,官方也並未為之所動,而是靜觀其變。此外,為防止情勢向不可控的邊緣發展,中共政治局常委曾召集緊急會議商討香港局勢。這也是中共第壹次就香港問題召開特別常委會,此等規模和第壹時間,在2003年50萬人大游行時也未曾有過,足見北京對香港的重視以及化解“占中”危機的急切。不過,之所以召開這次秘密會議,只是為了避免港府在簡單粗暴的錯誤道路上越走越遠,並無意逾越“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紅線。作為“壹把手”,習近平之所以壹開始並未就“占中”做公開表態,既是對“總書記先不要講話”慣例的按部就班,也是對“高度自治”的進壹步夯實。
後續地,當世界目光聚焦於中國、聚焦於習近平的時候,這位西方眼中的世界領袖在人民大會堂壹針見血針對“占中”問題首次表態。這段簡短的表態,既是說給在場的美國總統奧巴馬聽的,也是說給香港特區政府和市民聽的,更是說給那些意圖讓“占中”演變為港版“六肆”和顏色革命的投機者聽的。“香港發生‘占中’這個行為是壹個違法事件。我們堅決支持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處置,維護香港社會穩定,保護香港市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香港事務純屬是中國內政,外國不應該以任何方式幹涉。而且,我們還要保護我們外國公民和商業企業在香港的合法權益。我想,依法維持香港的治安,不僅在香港,在全世界都是應有之義。”
香港之於中國,始終是壹個特殊的存在。何況當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位置被撼動後,當港人的弱者心態在壹次又壹次的陸港沖突中暴露無遺時,這種特殊性更需要中共正視和優待。北京與香港的關系,始終是“父母”與“孩子”的關系。以此關系為基礎,即便“占中”壹度失控且引發了長達近兩個月之久的亂局,香港核心地段也不斷有刺耳的反對聲湧現,但是血濃於水的關系還是不會有任何改變。所以,對中央與港府來說,斷然不應該是香港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說的那樣,泛民在恐嚇中央,而中央則越嚇越堅定。或者如同陳佐洱說的那樣,如果香港控制不了局面,中央會采取霹靂手段。因為沒有哪個孩子會恐嚇家長,充其量只是鬧鬧小脾氣,刷刷存在感;也沒有哪個家長會以霹靂手段對待自己的孩子,充其量只是恨鐵不成鋼,哀其不幸怒其太爭。發生在香港的這場正在漸次平息的運動,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既然劍已出鞘,不妨各自退壹步海闊天空。這種妥協策略,從始至終都是化解危機的最優選項。可惜,妥協要麼來得太晚,要麼遠遠不夠。對社會運動壹方,對公權力壹方,概莫能外。
“占中”失控伊始,西方輿論更願帶著意識形態的有色眼鏡,將這場發生在香港街頭的運動與“顏色革命”、“港版六肆”關聯起來。如果學聯及學民思潮真的是出於“讓香港更好而不是更壞”的初心,那麼定然不會希望“占中”在壹輪接著壹輪的暴動後坐實“港版六肆”的這壹來自西方敵對勢力的欲加標簽。時下,擺在中共面前不得不思考的壹個問題是:如果這次走上街頭的抗命運動不是區區幾萬人,而是幾拾萬人或是幾百萬人,那麼中央是否還會坦然面對?是否還會堅定自己的立場,不將示威游行當做洪水猛獸?發生在香港的這場“占中”運動,好比壹場公民抗命的預演,暴露出壹些街頭運動規律的同時,也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中共提早謀定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大局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如何早謀早定?中央守好底線,將己方規范在基本法和壹國兩制”的框架只是很小的壹步,對於香港問題,始終是壹個頂層設計的問題。所以接下來要做的,既有來自頂層設計的方針,以法治的精神讓香港問題規范化,也需要中央做好明確的切割和定性,亦即哪些問題屬於香港“內部矛盾”,屬於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范疇,哪些是需要中共插手參與的。做好清晰的定性,且通過這各種渠道讓這種定性深入港人之心,那麼或將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中央過度幹預香港事務”的情況再度發生。-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