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12-13 | 來源: BBC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中情局 | 字體: 小 中 大
美國公布中央情報局酷刑調查報告之後,引起了國際媒體的紛紛關注和國際輿論的猛烈批評。然而,美國國內仍然有人在試圖為此進行辯護。12月10日是世界人權日。習慣了在人權問題上教育別國的美國,在人權日到來前卻不得不反思自己。拉美社12月11日援引《紐約時報》發表的壹篇社論稱,報告描述的酷刑行為“讓人難以理解,更難以接受”,嚴刑逼供無助於反恐戰爭,以國家安全為名侵犯人權,虐待囚犯嚴重損害了美國的國際形象。
各國看待酷刑報告
英國
酷刑折磨永遠是錯的
英國首相卡梅倫表示:“首先要說清楚:酷刑折磨是錯誤的,永遠是錯誤的。”
當被問及英國是否也參與了美國的酷刑計劃時,卡梅倫稱:“在英國,我們有吉布森質詢,質詢現在已經出現了壹系列問題,情報和安全委員會將會處理,但令人滿意的是,英國正在解決這些問題。我們也已經頒布了壹項專門針對國內外所有探員的指南,告訴他們如何應對(審訊)”。
俄羅斯
出人意料未大肆報道
“壹個充滿殘酷、暴力、秘密與謊言的審訊項目沒有奏效,卻把美國拖入道德的黑洞。”英國《獨立報》12日的文章如此評論CIA濫用酷刑,但該報另壹篇文章認為,雖然實施酷刑違背美國核心價值觀,但將丑行揭露出來反而展示了美國民主的活力,出台這樣壹份大膽的報告在英國和法國都是不可想象的。
不過從國際社會反應看,“譴責美國侵犯人權”的聲音還是更大些。
據英國《衛報》報道,向來不會放過美國“把柄”的俄羅斯這壹次卻出人意料的“鎮定”。相比先前俄羅斯各大媒體對“弗格森案”鋪天蓋地的報道,這次的《酷刑報告》卻沒能夠占據他們的頭版頭條。
“今日俄羅斯”電視台報道,美國壹直以人權保衛者自居,但從美國中情局實施酷刑看來,保衛人權只是美國對世界的壹個謊言。美國的主要原則就是沒有任何原則,只要對自己有利可以違反任何國際法。
目前為止,鮮有俄羅斯官員對此事發表公開評論。僅有俄羅斯外交部人權專員康斯坦丁・多爾戈夫在自己的Twitter賬號上發布了壹系列抨擊言論。
多爾戈夫表示,美國國會報告反映的中情局酷刑實際上是大家早已知道的事,但宣布禁止酷刑的奧巴馬卻沒有懲罰這些違反人權的過錯者,這壹報告將嚴重損害美國在人權領域的聲譽。多爾戈夫說,美國參議院的報告揭露了“對人權粗魯、系統性地踐踏”,與美國渴望被當成民主典范的願望沖突。
德國
酷刑違反民主價值觀
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在他認證的推特賬號發文稱,美國參院的酷刑報告披露的事實“違反了民主價值觀”。“這種行為不能再有了,奧巴馬總統顯然已經打破了其前任的做法,我們歡迎這種承認錯誤的透明做法。”
法國
反恐應該尊重人權
法國外交部表態說,當與恐怖主義斗爭時,“國際社會的主要目標應該在尊重人權和國際人道法的框架下達成。”
韓國
要求把問題說清楚
日本媒體對美國酷刑報告的報道多以事實描述為主,而壹些韓國媒體的評論則更尖銳。《韓民族新聞》題為“酷刑先進國美國有資格談論人權嗎?”的社論稱,CIA酷刑報告內容堪稱“酷刑百科全書”,該報告在美國政府阻撓下推遲5年才最終公布。美國壹直以地球村人權保護者自居,以保護人權為借口對別國動武也不是壹次兩次了。如果美國此次不把問題說清楚,未來遭遇的批判將更猛烈。
據稱阿富汗境內有壹些中情局最臭名昭著的拘留所。在報告公布後,阿富汗總統阿什拉夫・加尼在阿富汗國家電視台發表演講,譴責中情局的做法。加尼的嚴厲譴責表明,虐囚報告可能會削弱美國和阿富汗的合作。報告的披露還可能會削弱加尼的影響力及其政經改革計劃。
媒體評論者看待酷刑報告
美國要反思
自己的人權
彭博社稱,警察暴行、美軍審問和黑獄事件成了聯合國專家委員會5日發布的壹份報告的主要擔憂。聯合國禁止酷刑委員會發布的這份報告說美國沒有全面遵守國際反酷刑條約,這是自2006年以來首次對美國進行類似的評估。報告除了譴責美國警察的暴行和執法官員過分使用武力外,還批評了美國軍方審訊、安全監獄、非法移民和獨自關押。該報告呼吁美國制定更加嚴格的聯邦法律,將酷刑定為非法。聯合國禁止酷刑委員會成員阿萊西奧・布魯尼表示,要全面執行《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美國還應在許多方面做出改變。
德國洪堡大學國際政治學者霍爾特曼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壹事件在美國國內是政黨之間政治斗爭的工具。在國際政治上,美國對其他國家人權的批評也會顯得無力,這將進壹步削弱美國的領導力。美國面臨壹個轉折點,需要反思自己的人權政策。
“酷刑,秘密監獄,綁架。”德國《明鏡》周刊稱,這是美國前總統喬治・W・布什任期的遺產。表面上,這是參議院和中情局的斗爭。但它的內容卻會引發極大的政治效應。這關系到民主黨與共和黨的政治較量,也關系到美國的形象。酷刑下的美國,還有多少理由讓人感到這是個自豪的國家?
在曾經因美軍阿布格萊布監獄虐囚丑聞引發多起暴亂的中東地區,各大媒體對這份報告可能揭露出來的酷刑表示抨擊。“中東在線”網站稱,報告是經過大約5年零9個月的時間完成的,其內容“令人發指”,這些酷刑都是中情局自己“發明”的,而且頻頻用於“犯人”身上。報道稱,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奧巴馬政府已經明令禁止了這些酷刑,但在實際操作層面,並沒有任何停止的跡象,說明奧巴馬政府也是睜壹只眼閉壹只眼。
濫用酷刑
體現美國人權更糟
央視《環球視線》特約評論員宋曉軍認為,這個報告拿出來是參議院的民主黨人做的,當然也有打共和黨人板子的意思。從道義上來講,美國關於國際人權相關的壹系列規則全部被顛覆掉了,同時也顛覆掉了美國自己的,至少是小布什時期的反恐政策。
評論員杜文龍認為:“我想恐怕有把這個罪責和責任往前任身上推的這種想法,從現在看整個虐囚包括現在所設計出的幾大酷刑,奧巴馬看了以後就是壹個詞,感覺到很惡心,以後不再使用這種所謂的錯誤問題。那麼我想在這些所謂的酷刑問題上,反映了美國在人權問題上的壹貫立場。像老布什、小布什時期,實際上酷刑在大肆的使用,當時也是美國人炒作人權。現在我們反過來去觀察,正是在美國人譴責其他國家人權狀況糟糕的同時,自己的人權狀況和其他國家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現在把老賬翻出來,反映了美國在人權問題上做得更加糟糕。”
酷刑報告戳穿
美“人權衛士”謊言
香港《大公報》12日刊文表示,美參議院情報委員會關於中情局酷刑報告面世,無疑是對“人權日”的巨大諷刺。但更具諷刺的是,美國務卿克裡卻在當天發表了壹份聲明,繼續對別國的人權狀況說叁道肆,橫加指責,而對本國的人權狀況卻只字不提,更對已披露的酷刑報告視而不見。
酷刑報告無礙“人權衛士”繼續在“道義高地”上發號施令,這就是美國人特有的“自信”。克裡的聲明中提到1966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聲稱所有人生而平等,享有同樣的公民和政治權利,他呼吁各國能執行統壹標准,並對壹些國家的人權狀況表示擔憂。看著美國屁股後面的壹片“污穢”,國際社會上對此番慷慨激昂的表演,也只能抱以深深的同情。
有評論認為,壹個真正的“民主社會”應該依賴法治並尊重人權,這也是美國應有的最重要“底線”。但少有分析家看到,這壹“底線”不過是自欺欺人的對外宣傳,美早已不再堅守,突破“底線”、侵犯人權的事例比比皆是。若以此為標准劃分“民主”和“獨裁”,美早已不再是“真正的民主社會”。
《大公報》評論員施君玉指出,酷刑報告揭了共和黨的丑,小布什及其原政府高官選擇了集體沉默。這也難怪,在觸目驚心的拾大酷刑面前,任何辯白、解釋都是徒勞,弄不好又給民主黨提供“炮轟”的新證據。總統奧巴馬這壹招實在高明,在即將讓出國會的關鍵時刻,把共和黨的丑惡披露出來,既報了中期選舉慘敗的壹箭之仇,又斷送了布什家族的總統夢。須知小布什的弟弟傑布・布什在中期選舉中風光無限,大有問鼎下壹屆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寶座的勢頭,揭小布什的丑,也就廢了“小布什第贰”的大好前程。
把美喪失“道德權威”都歸罪於小布什,顯失公平。難道民主黨的丑聞就比共和黨少嗎?中情局酷刑報告披露後,國內外壹片譴責聲,連美的盟友都紛紛劃清界限,生怕這場風波燒到自己頭上。
在與共和黨的這場爭斗中,奧巴馬可謂大勝,但在其臉上找不到勝利的喜悅,在回應和表態上顯得拾分謹慎,甚至還以“9・11”恐襲後美的“艱難選擇”為由,對小布什的團隊表示同情,輕描淡寫地表示“對往事的爭論已沒有意義”,放棄乘勝追擊,徹底搞臭共和黨。
奧巴馬壹直標榜自己是反酷刑總統,但實際上是高舉輕放,酷刑報告雖然公諸於世,但其並不想追究任何壹位刑訊授權者和執行的責任。奧巴馬當前的策略是見好就收,因為自己也不幹淨,若較起真來,還不知對誰的傷害更大,從而進壹步破壞美國的國際形象。-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