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12-16 | 来源: 星岛日报 | 有4人参与评论 | 专栏: 香港占中 | 字体: 小 中 大
撰文:望 熹
12月3日早上天未亮爬起床,赶坐第一班车从山区到广州,再转乘火车回港。行色匆匆,为的是赶在下午到港岛中区警署跟随占中三子自首。或许,长途跋涉前往接受刑责有点可笑,但在这荒谬的时代,市民仅余的选择,是透过公民抗命表达对真普选的强烈诉求,并为此承担责任,以贯彻违法达义的精神。
当权者在政改问题上的倒行逆施,固然是今天乱局的主因,但社会的冷漠却是最大的帮凶。当文明理性不断受到威胁,自由的空间不断被压缩,许多人仍想躲在安舒区独善其身。
我在教会学校接受教育,自小知道秉行公义是《圣经》重要的教导。但在雨伞运动中,一些主流教会的声音何等微弱、何等飘忽,既不敢批评制度上的不义,也不敢向占领者指出长期占领对受影响者的不公。教会强调教徒要合一,个别宗教领袖却迫不及待与带领运动的牧师和信徒划清界线。
岂不是藐视大家的智慧
经济分析是我的专业,经济学家每每为一个观点,甚至一个假设,争辩不休。但当立场鲜明的经济教授对占中影响作出极度夸张误导的分析,又有多少有识之士愿意指出谬误?
我在政府和公营机构工作多年,公营部门向来重视的是,政策的理性基础和程序的公义。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普选制度并不是艰深课题,只是背後的利益计算太多,政府本来的角色是平衡各方权益。但早於政改谘询展开之前,当权者已开动宣传机器,叫市民「袋住先」,这岂不是藐视大家的智慧?
为了每月抽些时间到内地山区助学,我放弃薪高粮准的工作,但从没有把「爱国」宣之於口,是因为润物无声,本是教育工作者应有之义。对於那些喧闹的「爱」字头团体,我不怀疑他们的爱国情操,但请他们也不要肆意抹黑不同政见的市民为「外国政府傀儡」。也请爱国爱港的贤达,不要凡事把「国情复杂」作为最终解释。制度不公义所引发的躁动不安?民心背向,才是对国家安全的真正威胁。
真正可摧残法治是滥权的政府
身边的朋友大多数支持有真正选择的普选,但其中不少反对采用违法的手段,认为过於激烈,损害法治。希望他们理解,真正有威力摧残法治是滥权的政府。过去三十年,温和合法的方法用尽,望穿秋水迎来的是扭曲不堪的鸟笼选举,人何以堪?唯有透过有限度违法,作出呐喊。
两伞运动的策略或许有不少被诟病的地方,值得参与者反思。但自发参与运动的抗争者,相对於国家级的斗争机器,自己的资源多麽有限,力量多麽悬殊。
怕乱、怕嘈吵?怕撕裂、怕被政客利用,是人之常情。但是历史已走到关键时刻,我们已经没有条件置身度外;对政治冷淡,对歪理麻木,只会令文明理性节节倒退,自由空间进一步被侵吞。感谢三子和学生的真诚付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命运才有转机。
占领道路结束後,战场将转到每个人的内心——究竟我们选择站在历史的哪一面?-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