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07-01-02 | News by: 联合晚报 | 有2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亚太网络瘫痪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二、与海缆组织成员合作
目前负责修理中美海缆W1和W2段的日本KOL号海缆船、负责修理中美海缆S1段的韩国Segero号海缆船、负责修理亚太2号海缆S3和S7段的日本KPL号海缆船、负责修理FNAL海缆的Alcatel Lodbrog号海缆船、负责修理亚欧海缆的Global Marine Cable Retriever号海缆船已陆续赶赴海缆中断现场。
由于海缆修复的进展受到故障点位置、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准确预期具体修复时间。通常如故障点在浅水,可以采用25赫兹频率探音设备探测光缆,并较准确地发现故障点的位置;如故障点在水深不深于2500米处,且海底有一定的能见度,可以采用施放水下机器人的方法,直接让机器人潜入海底,能够准确地判断故障点的位置和故障光缆的损坏情况。但此次地震已造成海底断层破裂,部分海底光缆极已被深埋在海底,加之此次故障点还位于海缆密集区域, 海缆会有不可避免的互相交越现象,打捞的难度很大;据检测的情况,部分断缆需接续长达400米的新缆,但目前海上气候条件恶劣,无法马上展开维修工作,如气候条件好转,上述打捞、接续等修复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到2007年1月15日左右中国电信受此次故障影响的所有国际通信业务(包括国际互联网)将完全恢复正常。
三、新中美光缆建设充分考虑分散路由风险
为解决以往海缆路由偏于集中问题,分散各种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通信阻断风险,此前,中国电信已联合其它五家运营商共同新建一条连接中国和美国的首个兆兆级海底光缆系统— 跨太平洋直达光缆系统(Trans-Pacific Express)。TPE海缆将从上海和青岛直接连至美国俄勒冈州,有两个分支分别连至韩国巨济和台湾岛北部的淡水,所有路由都在本次地震发生区域以外,很大程度上分散了自然灾害可能引发的通信阻断风险。-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