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5-01-31 | 來源: 人民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鐵路正在復蘇,我們期待著高質量的鐵路設備、最新的安全舒適的技術。”阿根廷內政和交通部長弗洛倫西・奧蘭達佐期待中國高鐵的到來能為這種復蘇帶來“急需的技術轉移”。
“我們生活在壹個積極的時刻。”這是巴西鐵路運輸協會主席古斯塔對巴西鐵路貨運形勢的判斷。巴西鐵路運營總裡程不到3萬公裡,且多分布在東南部經濟發達地區。2012年,巴西政府出台交通基礎設施投資規劃,計劃新建或改建12條鐵路。去年4月,12條線路中有6條啟動,中國鐵建和中國中鐵分別參與了其中幾條鐵路的前期投標可研性工作。“我們希望中國在基礎設施方面加大對巴西的投資。”巴西聖保羅工業聯合會外貿委員會副主席薩諾托認為,中國高鐵的綜合實力非常強。
的確,中國高鐵被譽為“系統技術最全、集成能力最強、運營裡程最長、運行速度最高、在建規模最大”。技術和經驗優勢是中國高鐵駛向拉美的主引擎。
2009年,中國中鐵與委內瑞拉國家鐵路局簽訂合同,承建迪阿鐵路,長度為471.5公裡。“這條鐵路雖然設計時速為220公裡,但出於預留提速的考慮,我們是按照國內新建鐵路250公裡時速標准來設計施工。”梁恩廣說,因此迪阿鐵路可以算是拉美開工建設的第壹條高速鐵路。
從2010年起擔任迪阿鐵路項目總監的安德烈斯・埃斯皮諾薩評價說:“中國企業在鐵路建設中創造了許多奇跡,有效協調了鐵路設計、施工質量和工程進度,事實證明我們選擇中國企業是完全正確的。”
CRH系列高速電力動車組,被認為是“世界上商業運營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系統匹配最優的動車組”,在中國它的名字是“和諧號”。巴西鐵路國際工業展上,面對技術咨詢者,中國南車巴西公司負責人畢宇鵬指著CRH380A介紹,“國產化程度超過90%,我們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中國國土面積大,地形地貌和氣候差異很大,能夠在這樣的國家擁有鐵路網絡的整合和運營經驗,非常利於其鐵路的國際化進程,也適用於多樣化的國際環境。”巴西全國運輸聯合會中國首席代表安竹薩說,為了更好地和中國合作,聯合會的第壹家國際辦事處就設在中國。
“中國企業的執行力特別強”,安竹薩強調。海外高鐵項目施工環境艱苦,除技術和經驗外,執行力顯得尤為重要。
為解決資金和項目後續管理問題,許多拉美國家的基礎設施項目常采取公私合營模式,要求企業帶資金入場,鐵路項目也大多如此。融資能力亦成為中國高鐵拉美之旅的助力。
中鐵建巴西負責人鄧宏陵介紹道,如今中國鐵路在“走出去”的時候,大多帶著利率優惠的貸款。以中國北車為例,去年4月,它和中國進出口銀行簽訂3年戰略合作協議,後者在300億元人民幣或等值美元的金額范圍內支持北車“走出去”項目。“這些資金對許多發展中國家來說是急需的”,安竹薩說。
中國高鐵還擁有價格優勢。根據世界銀行2014年7月發布的《中國高鐵:建設成本分析》報告,中國高鐵的建設成本僅是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1/3。在中國建設時速350公裡的高鐵,單位建設成本通常為1700萬至2100萬美元,而歐洲高鐵為2500萬至3900萬美元。
梁恩廣表示,土建工程壹般由當地公司分包完成,這方面中國高鐵海外項目價格優勢不算明顯;但在機車車輛、系統集成等機電設備制造、軟件控制、技術標准、人員培訓和運營等領域,中國高鐵價格優勢明顯。
在安竹薩看來,除了技術、經驗、價格、融資等方面的優勢,“中國企業還能在較短時間內,以包含整個供應鏈的集成解決方案,滿足項目和應用需求。”-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