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5-01-31 | 來源: 人民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盡管看好中國高鐵,博爾赫斯也提醒中國企業要保持足夠耐心,“在巴西建高鐵也許需要更長的時間,僅僅是壹個環保評價就要1年半甚至更長時間。”
對於那些未采取公私合營模式項目的工程來說,資金也是壹個問題。進場4年,中鐵完成了迪阿鐵路75%的線下土建項目,並實現了優先段率先鋪軌。“如果資金充足,我們的進度會更快。”梁恩廣說,迪阿項目采取的是工程總承包模式,中方負責設計、采購及施工,委方負責提供總價75億美元的資金。“現在趕上石油價格下跌,委內瑞拉國債又集中到期,資金緊張,能留給鐵路建設的錢很有限。”
面對這些現實困難,對於中國高鐵的拉美之旅,難免有擔心的聲音:盈利能不能保證?是不是賠本賺吆喝?
“進入壹個新市場,要分走別人的蛋糕,又想穩賺不賠,這比較困難。”畢宇鵬坦承,對於中國高鐵“走出去”要從更大的視野來看,“進入拉美市場,可以將中國國內的生產能力和優勢轉化為國外的生產能力和優勢。”
鄧宏陵認為,“隨著中國高鐵在世界范圍內的‘走出去’,我們越來越多地吸取經驗教訓,如今在競標時都會充分考慮盈利因素。”
盡管有困難有疑慮,但並未影響中國高鐵前進的決心。“無論從國家戰略角度,還是從行業發展來說,中國高鐵走向拉美都具有重大意義。”在采訪中,每壹個在拉美為中國高鐵鋪路的中國人都給出同樣的建議,“我們需要做的是,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這個市場。”-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