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5-01-31 | 來源: 米爾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新加坡 | 字體: 小 中 大
眾所周知: 1885年英殖民主義者攻陷緬甸(當時的緬甸僅指如今緬甸的曼德勒省以南地區,面積不足贰拾萬平方公裡),將緬甸國王流放印度,標志著緬甸作為壹個主權國家已經滅亡,存在的只是主權在英國的英屬緬甸(英屬緬甸跟1948年成立的緬甸聯邦完全不是同壹個國家)!
當年侵緬英軍與中國簽訂的第壹個協議就是:英國承認中國是緬甸的宗主國,規定緬甸每拾年就必須向中國納貢稱臣。
但由於當時的中國正受日、俄列強的侵犯,清政府無力管理邊疆,讓英殖民主義者借機以緬甸為跳板,實施所謂的“橋頭堡”戰略,不斷向北蠶食中國領土(如今緬甸的撣邦和克欽邦等地區),致使大片中國領土落入英殖民主義者之手。
中國的朝貢體系
但即便如此,1894年緬甸英殖民主義者仍然與中國簽訂協議:
決定將英占木邦土司及果敢土司所管轄之中國領土(今撣邦)全部歸還中國。
但次年緬甸英殖民主義卻以中國默認法國殖民主義者強掠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之猛倫、猛烏領土並入老撾為由,單方面毀約拒將木邦和果敢等中國領土歸還。
此後中英雖就有關問題舉行過會商,但始終沒有劃定過邊界。(詳見原緬甸奈溫軍人政府副總理貌貌秀所著----《緬甸政治與奈溫將軍》壹書)。
即便是直至1947年英殖民主義者撤出緬甸之前,每每緬北地區發生大小案件事情,英殖民當局仍然會邀請中國雲南省的地方官員參與審理與處理,這樣的制度被稱之為“中英共同匯商(審)制度”!
由此可見所謂的緬北(雲南省“麥克馬洪線”地區)即便是在英殖民時期,英殖民主義當局仍然把緬北當作是中國領土!這壹點連緬甸外交部也不會否認!-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