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15-02-02 | News by: 嘉崎博客 | 有1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把上文中提到的少奇同志那些观点说成一贯的、系统的路线错误,并多方搜集有关文件资料,随时让一些到他家去的高级干部阅看,相机对少奇同志进行攻击。
----散布说,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刘少奇并不成熟,他只搞过白区工作,没有军事工作和根据地建设的经验,只依靠华北的经验指导全面,看不起东北的经验,党的“七大”把刘少奇抬高了。
----攻击刘少奇划圈圈,指名道姓地说哪些人是这个圈圈中的人。他还胡说,某个领导同志曾经讲过,中国革命的大正统是井冈山,小正统是陕北;现在刘少奇有个圈圈,周恩来有个圈圈,咱们搞个井冈山的大圈圈。
----挑拨党内一些同志同少奇同志的关系。1953年3月初,高岗向安子文说起,毛主席有意改组中央政治局和加强中央各部机构。安听后没有报经中央授权,自己草拟了一份中央政治局委员名单和中央各部主要负责人名单的草案,拿给高岗看,也同饶漱石谈过。这份政治局委员名单(草案)分作两组:一组包括毛、刘、周、朱、陈云(以上为书记处成员)、高岗、林彪、彭德怀、邓小平、饶漱石、薄一波、邓子恢(以上为各中央局书记);另一组包括董必武、林伯渠、彭真、张闻天、康生、李富春、习仲勋、刘澜涛。高、饶明知这么做是十分不妥的,却不报告中央,而把“名单”向一些高级干部散布。高岗胡说政治局委员名单中有薄(一波)无林(彪),连朱总司令也没有了(1953年3月,在全国党代表会议上曾指出:那张“名单”的问题不在提名单的人身上,而要追查散布名单的人)。高岗还造谣说,刘少奇不赞成陈正人担任国家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或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不支持陶铸在广西的工作。
----1953年夏中央召开全国财经工作会议期间,高岗对人说:“我在财经会议上不讲话则已,要讲就要挖刘少奇的老底。”这次会议本来是讨论财经工作的,中央委托周恩来主持,并且设有中心小组,高岗、饶漱石还有我和安子文等都是成员。高岗利用各地区一些同志对新税制的不满和中央对财经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有所批评的机会,在饶漱石配合下,“指桑骂槐”,气焰嚣张。他把同会议内容无关的少奇同志的前述观点,统统当作薄一波的观点加以批判,明批薄一波,实攻刘少奇。他还在会内会外散布有所谓“圈圈”、“摊摊”,制造混乱。批判中他无限上纲,硬把有争议的问题提到“路线错误”的高度,给薄一波大扣帽子,什么“品质不良”、“投机取巧”、“打击别人,抬高自己”等等都用上了。还煽动别人跟着批,逼迫薄一波一再作检讨,把财经会开成斗争会,致使会议无法按原定方针进行下去。原定6月开始、7月结束的会,拖到了8月初。毛主席很重视这次会议,十分关心会议的进展状况。他要我从始至终出席会议,做记录。他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我去详细汇报头天会议的情况。我的记录记得很详细,谁讲了些什么话都记下了。我汇报完后,再由总理办公室副主任李琦等同志补充。毛主席看到会议偏离了方向,就交待我打电话到北戴河“搬兵”,请正在那里休息的陈云、邓小平火速回来参加会议。8月6日,陈云在财经会议中心小组会上作了长篇发言,明确指出:“新税制的错误,其结果是很明显的: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中财委内部是否有两条路线斗争的问题?我以为在工作中间个别不同意见是不会没有的,在一起做了四年工作,如果说没有一点不同意见,当然不行。这些意见,也不能说他的都是错误的,我的都是对的,也不能说他的都是对的,我的都是错的。总的说起来,我在今天这样的会上不能说中财委有两条路线。”邓小平也讲了些公道话。这样,会议气氛缓和下来。
8月11日,周恩来做了总结,宣布会议结束。在这以前,高岗还闹过一次。当政治局开会讨论周总理的总结稿时,薄一波向毛主席表示:“我有错误,但有些具体事情还说不清楚。”高岗立刻批评薄一波“态度不好”。毛主席截住话头,反过来质问高岗:你为什么不准上书的人写信给中央(按:指原鞍山市委书记和原东北局党校教育长在马列学院学习期间,写信向党中央揭露高岗贪污腐化、铺张浪费的事)?东北的工作为什么就不能检查(按:指中监委和中财委在1952年8月联合组成检查组去辽宁,调查鞍钢无缝钢管厂发生设备爆炸事故,死伤了一些工人的事)?东北各省出了错误,你东北局还不是要进行批评、检查!高岗见主席态度严厉,才不吭声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