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5-02-05 | 来源: 新华网 | 有2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提醒
好奇害死猫
以下四类行为或违反校规或触犯法律
由于对美国法律及学校校规不熟悉,部分中国学生留学美国后,容易做出一些违反相关法律及学校校规的行为,影响自己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业内人士就此对一些常见的行为进行剖析,为小留学生和准留学生打打“预防针”。
个案1
“黑”学校网站被劝退
中国学生小思留学美国,选修课程学习信息技术专业。出于好奇,小思利用所学知识“黑”了学校的网站。校方通过IP地址追踪等技术手段进行追查,最终确认了小思的侵犯行为。
分析:小思的行为侵犯了学校公共财物、内部信息。后果严重的话,小思会被学校处以劝退处罚。即使是在学校网站论坛上传非正版的Office软件,也是不被允许的。
个案2
私自上传室友照片被记大过
中国留学生小A在未经室友同意,私自拍摄室友的照片,并上传至推特等网站。后来,该室友及其家长发现此事,表示要报警处理此事。小A的家长多方协商,并与小A的室友及家人进行视频会议协商此事。最后小A向其美国室友道歉,被学校记大过处分,才得以平息此事。
分析:如果在中国,或许你拍一张朋友的照片发到微博、微信,不会产生什么问题。但在美国,个人信息、肖像等均为个人隐私。小A在未经室友许可的情况下,上传其照片到网站,已经触犯了室友的隐私权。如果他们坚持报警处理此事,小A可能会面临更为严重的后果。建议学生不要随意拍摄同学的照片,所拍照片若有公开的用途,也要征得对方的同意。
个案3
在屋内吸烟被寄宿家庭赶走
中国学生小东曾多次不顾寄宿父母的劝告在屋内吸烟。第一次,小东不顾寄宿父母的叮嘱在屋内吸烟,引发火警警报,住家父母给予口头警告。第二次,小东用塑料膜将报警器包住,但却在地毯边角留下烧焦痕迹,被寄宿父母再次发现后,小东被要求搬离该寄宿家庭,并被学校要求签订行为协议。
分析:如果学生再犯,有可能被学校劝退。美国法律禁止便利店等销售点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建议学生不要以身试法。
个案4
借身份证买酒精饮品被误会
在美国,凡21周岁以下的青少年,均不被允许拥有、销售或饮用任何酒精饮品。但小宇却向年满21周岁的中国朋友借用身份证,购买酒精饮品。销售员发现身份证并非小宇所有,问其是否借用朋友的身份证来购买。心慌的小宇并没有第一时间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是以其它谎言加以掩饰,引起了售货员的进一步猜疑。担心小宇是通过盗窃或其它犯罪行业获得他人身份证的售货员最终报警,警方介入处理此事。
分析:在美国,购买酒精饮品需要出示身份证。建议学生不要像小宇一样,贸然做出违反未成年法律法规的行为。如果自己所犯的错误被发现了,也要第一时间承认错误,以防引发更大的误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
Tips
留学生,这些“雷区”不能碰-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