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15-02-06 | News by: 中国青年报 | 有1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这样做有他的道理”,李力说,通过体罚、辱骂等方式,使学员性格中诸如桀骜、暴躁等之类的不稳定情绪得以消磨,从而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下能冷静思考,沉着面对。
令人欣慰的是,这几年,该旅外派留学、交流的官兵,荣誉没少拿。王军被评为委内瑞拉猎人学校“最优秀学员楷模”,头像被镶刻在该学校的荣誉墙上;与土耳其联训的15名官兵,得到土耳其特种部队学校校长“最有韧性、最有拼搏精神、最有团队意识、最优秀的军人”的高度评价……同时,他们也把外军的训练方法引入所在部队的训练中。
在该旅训练场,笔者见到过这样的场景:1名队员持靶,1名射击,子弹“嗖嗖”从持靶队员头上飞过。这是信任射击训练;7个人围成一圈,依次传递1个引信“哧哧”燃烧的炸药包,在爆炸前最后1秒才扔出掩体。这是传递炸药包训练……旅长胡宗平说:“战争是残酷的,为了应对战争,就得进行比战争更加残酷的训练。”
真:闻死尸味,用手指插、抠眼睛,用膝、拳打击对方裆部、后脑、心窝等要害部位,就为了求“真”
自诩“老兵”的该旅三连连长易鹤群,刚一进入委内瑞拉“猎人”学校训练场,就被离自己几棵灌木远的C4(外军通用的炸药,类似TNT----作者注)巨大爆炸声波、接连不断的枪声、音响里各种飞机凌空而过的嘶鸣、炮弹爆炸声、“伤员”的呼救声整得有些发懵。就在此时,一名教员突然揪着他的衣领急促喊叫:“你的战友在流血,该怎么办?”
第一次“战场救护”课目考核,易鹤群没合格。
在这所“猎人”学校,他们把特战队员送到医院,闻死尸散发出的怪味,到外科病房天天接触严重伤残人员,听伤残人员痛苦的呻吟声;反恐训练,他们经常在废弃的居民区或废旧的巴士车、飞机上进行;搏击训练,他们要求队员用牙齿咬,用手指插、抠眼睛,用膝、拳打击对方裆部、后脑、心窝等要害部位;虐俘训练,他们把队员打得头破血流……“除了不把人打死外,一切都是真的”。
在外军影响下,该旅一些训练课目也悄然发生了变化。笔者在该旅三连实弹射击训练中看到,五公里武装越野考核的终点线就是战斗射击的出发线。官兵冲过终点线后,边跑边将子弹上膛。易连长则一边大声喊叫“快!快!”一边用空包弹、炸药在官兵周围制造紧张气氛。
易连长告诉笔者,这样的训练,不仅锻炼了官兵心理素质,而且由气喘吁吁快速转变为心平气静的射击状态,可以大大提高官兵的射击技能,为实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在,“考生不能提前知道考题”这句泰军特战队员说的话,已成为该旅各级指挥员的“口头禅”。每次拉练、演练,他们都不预演、不设预案,要求模拟蓝军外表形象真、武器装备真、作战行动真、战斗作风真,让官兵在真打、真练、真过招中提升能力。
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该旅营连主官中,有出国留学、联合训练经历的占到32.7%,以“矢志打赢模范连长”刘圭、“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宗道辉等为代表的近百名“海归”人才,吸收“外军元素”创新的“意志障碍”、搬运皮舟训练、举弹药箱、扛轮胎、扛圆木、牵引横渡、信任射击等30余项战训法成果在广州军区和全军推广,该旅连续14年被总部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