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5-02-11 | 来源: 魏蔻蔻 | 有5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亲子心得 | 字体: 小 中 大
荷兰的父母从不把“孝顺”两个字挂在嘴边,也不会列举生孩子养孩子的苦。
在荷兰,你听不到以下这些话:
“你要孝顺爸爸妈妈哦!”
“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养大,你这么不乖,太伤我的心了!”
“我当年生你好痛苦,你又爱哭夜,妈妈月子也没坐好,还落下了病根。你要听话,要爱妈妈。”
荷兰有一句俗语:“父母对孩子只有责任,没有权利。”
这是一句“不平等”的宣言,鼓吹的是父母对孩子的一无所求。
这和我们中国人认为的欧美家庭关系出入很大,我们听到的是“子女满了十八岁,欧美父母就赶他们出门,不管了。”;“国外的子女也不管父母,把父母丢到养老院。”;“国外的祖父母自私不带孙子”…
一言以蔽之,我们认为,欧美人的家庭关系淡薄,远不如我们的家庭关系深厚。
我一点也不质疑咱们的家庭模式和亲人间的温暖。可我今天想说说,荷兰的感恩教育和家人间的情感支持体系是怎样的。
我问过很多荷兰家长,为什么感恩教育里没有孝顺呢?
他们听了都很惊讶,反问我:“为什么要教导孝顺?孩子爱父母,不是只要我们对他们好,孩子自然而然会产生的感情吗?这是天性,为什么要教呢?”
荷兰父母从不在孩子面前说他们生养孩子的辛苦劳累,他们认为那是份内的事,没必要提。
同样的观点,荷兰在国家层面,也是如此,他们没有爱国主义教育。我在一次活动里和几个荷兰政府的高官谈过这个问题,他们也是如此语调:“爱国不是天性吗?只要你的国家好,你在这里有存在感,满足感,你不是自然而然会爱吗?就算你的心没有那么大去爱国,人总会对故土故乡有一份天生的情感,不就够了吗?这是不用教的。”
那么,荷兰父母不教孩子孝顺自己,他们教孩子什么?
荷兰父母觉得心里有别人,更需要被教导。关于感恩的教育是教你要爱这个世界,爱大自然,爱小动物,关心比你弱小的人,尊重为你服务的人。
这是一种爱和给予的能力!
每个孩子在家里都能得到亲人的爱,而荷兰父母更关注的是,孩子出了家门能否有能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爱呢?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