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5-03-01 | 来源: 一青博客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解说:对于第二阶段的自卫反击战,中央意图明确,总参曾经向部队传达刘伯承元帅的作战指示,这次仗非打胜不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越多越好。
阴法唐:这个时候就增加兵力了,这个时候增加兵力呢,西线不说了都是新疆部队,那边打得很好了,说东段,就说东段了,东段又增加了一个地方,就是这个瓦弄,就是在达旺地区的东部,这个瓦弄地区,这个瓦弄那个地方就是昌都军区部队,他们就负责瓦弄,瓦弄那个地方印军有一个旅的样子,负责那个地方,他们也很苦了,特别是后边的部队,到前头来马上进入作战。
马鼎盛:对于印度迷信武力的态度,北京也做好两手准备,就在第一阶段的战役结束不久,在10月28日,中央军委电令第五十四军军长丁盛,以他为首组成指挥所,对外称“丁指”,统帅昌都军分区的部队开往前线,在瓦弄地区设防,丁盛外号丁大胆,是林彪麾下的四野悍将,1959年在中央军委点丁盛担任西藏平叛的主将,迅速恢复了西南稳定大局,这次印度武装挑衅,毛泽东再次点将丁盛组成了前进指挥部,足见是对五十四军的信任。
解说:除了在瓦弄增兵设防,阴法唐所在的达旺克节朗一线,也增加了兵力,因为这个地区是自卫反击战的重中之重。
阴法唐:就增加了一个这个,兰州军区有个部队有一个师来了,这个西藏军区呢,还有另外的个师的有两个团,这样就比这个克节朗战役的时候,就增加了不大过两个师的样子吧,是这个师的范围实际上。
解说:1962年11月18日8时30分,万炮齐轰,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第二阶段的战役打响了。
阴法唐:这样的呢,打法呢,基本上就是按刘伯承想的,正面咱们放的部队不多,这这个,正面就是有两个,实际上是两个团,后面来的两个团,他们因为走路也比较困难了,就叫他们担负正面来投入战斗,消灭正面的这个敌人。这个断后,就是西藏军区另外一个师的,有两个团的样子吧,也是打迂回,从这个我们的左边,从敌人的右边,从我们左边到邦迪拉地区,邦迪拉那个地方,就把这个公路切断了,断尾就是他们的任务完成了,达到这个目的了。
解说:阴法唐回忆说,除了这支迂回部队,山南军分区的一支小部队也穿插到印军后方,战役开始前,指挥部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叫做打头击背,斩腰剖腹。
阴法唐:这个主攻的部队呢,就还是我们这个打这个克节朗地区的,我们这个419部队,我们呢,这个主攻部队就在西边,我们是算右翼,它算左翼了,这样的打下去,就是基本这个剖腹了,给它大开膛了嘛是这样的。
马鼎盛:就在第二次战役开进期间,虽有4路部队先后和印度军队交火,但是印度人没判断出解放军的作战意图,和主攻方向,一直到11月17日晚,中国边防部队进军德让宗,邦迪拉之间的公路之时,印军才意识到中国兵已经多路逼近,占尽优势,印军官兵的防御决心动摇了,他们在18号才仓皇撤逃,但是中国大军已经形成合围之势,印军在劫难逃了。
阴法唐:这个战役因为印军有了第一次战役的教训,一看不行就跑,实际上正面我们刚刚炮击不久它就开始撤,咱们有的部队就是我们这个主攻部队,正从西部向西山口那里去进攻敌人去了,一发现敌人在公路上向南跑了,实际上这样一来呢,除了一部分把它消灭了以外,基本上就成了追击敌人了,高山,峡谷,密林,有的地方下不去,下不去有的部队,用什么办法呢,用绳子一个一个的吊,那耽误时间多了,有的耽误时间,这个电台联络困难了,没有信号,都联络不通了,都失去指挥,失去联络了。
解说:阴法唐回忆说,当时西藏军区前指停留在固定位置,失去联系的部队,还可以与总部保持联络,不过各部之间却只能机动灵活,各自为战。-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