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5-03-01 | 来源: 网易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同胡志勇一样,来自法国的高力也是个爱冒险的外国人,前年他刚来到中国,就迫不及待地参加了当年的春运,可今年说什么他也不愿再体验春运了。
2009年冬天,高力和朋友约好一起去北京,他们想弄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同时坐火车回家。但提到那次体验春运的经历,高力至今仍心有余悸,简直和上下班高峰的地铁一样挤,成群的人往车上挤,我和朋友完全被吓呆了。
高力买的一袋食物被挤得掉在地上,最后没来得及拿就上车了。车厢里面全是人,坐下后就不能走动,而他旁边就是一位老人,没有座位,他很犹豫不知道该不该给他让座。一整晚根本就没有移动地方,9个小时终于过去了,他们几乎没合眼,下车后每个人的脚都很难受。

这次经历让高力彻底佩服了中国人,也让他彻底断绝了再体验春运的念头。中国的春运是件很严肃的事情,每一名乘客都很想回家,也都是满含着希望地回家,这和法国完全不一样。在中国,回家对每个人的吸引力都是那么强。
其实“春运”不止中国有,国外也有,且不说邻国韩日的农历春节回乡潮,东南亚的开斋节趴车盛况,就连西方国家的圣诞元旦客流高峰也不亚于中国。
和中国的春运一样,美国从感恩节到圣诞节这段时期是美国家庭团聚的日子,同样是交通最繁忙的日子。这段时间美国的客运和中国春节期间非常类似,一是票难买,二是路难走。

2010年12月21日,英国伦敦,圣诞节客流高峰恰逢大雪导致大量航班停飞,乘客们躺在希斯罗机场候车厅的地上、凳子上,周围堆满了乱放的行李。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