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5-03-06 | 來源: 洪燭的博客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自從贰拾世紀末以來,“環保”在世 界范圍成為越來越受到重視的課題,中國人那包羅萬象的食譜,也是很值得推敲與挑剔的。
我查閱了清代滿漢全席的菜單,發現其中有龍肝(多用娃娃魚或穿山甲替代)、鳳髓(多用孔雀或飛龍替代)、象披(即象鼻,亦可用犀牛鼻、犴鼻替代)、梟炙(烤貓頭鷹)、獅乳(雌獅的乳房)、豹胎、猩唇、猴腦、虎眼、駝峰、鯊魚翅及唇,熊膽及掌、仙鶴……甚至還有天鵝肉。涉及到許多目前已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我從字面上聞到了壹股血腥氣。不無汗顏:我那好吃的祖先們喲,是否無意識地加重了這種生態危機?對美食孜孜不倦地追求,無形中造成了他們的過失。都是欲望惹的禍。而貪吃的惡果,在目前已越來越顯現了。
全中國,究竟還剩下多少頭野生的老虎、豹子、大象、熊?還剩下多少揚子鱷、娃娃魚?
合攏祖傳的食譜,我以贖罪的心情,向這些瀕危動物表示懺悔——包括寫下此篇文章。野生動物保護法的出台,規范了中國人的食欲。有些東西是吃不得的,那無形中等於在蠶食自己的未來,蠶食這惟壹的地球。受法律保護的珍稀動物,相當於現代社會的“禁果”。亞當、夏娃就是因為偷食“禁果”被逐出伊甸園的。唉,人類的原罪總是與吃有關。我把壹些物種的滅亡,視為人類犯下的另壹種原罪。
我們的環保意識,應該首先從每天的餐桌上開始。刀叉必須是合法的,必須是負責任的 。
朋友鄒靜之去湘西時,曾遇見店家悄悄推銷娃娃魚,問他是否想吃?他斷然拒絕。他並不是付不起那高價,而是覺得“自己早已在思想上加入了綠色和平組織。”(原話如此)假如每個中國人都有這樣的覺悟,飲食文化的負作用將減少為零。鄒靜之寫過壹篇叫《吃的劣跡》的隨筆。吃瀕危動物,自然屬於劣跡了。但願中國人在這方面的劣跡能徹底根除。
可惜我近日去南方某省山區出差,還是聽說當地的有錢人以穿山甲燉湯招待貴賓,壹旦被執法部門發現,則謊稱穿山甲是在爬過公路時被車輛撞死的。以違禁的食物來抬高身價及宴席的檔次,這絕對是中國人的虛榮心在作怪。那天夜裡,我夢見壹只血淋淋的穿山甲。這無疑是壹個噩夢。
中國人有吃狗肉的。在壹衣帶水的鄰邦韓國,此風尤甚。這似乎並沒有什麼錯,因為狗並不屬於瀕危的珍稀動物。歐美人對此卻頗有微詞,甚至恨不得要求以戒除此習來作為韓國舉辦世界杯足球賽的先決條件。歐美人不吃狗肉,並非有什麼法律約束,而純粹是感情上的:他們壹直認為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這似乎顯得心太軟甚至有點迂腐了。但我想,人類的心靈若是能更溫柔、更善良壹些,難道不是件好事嗎?在歐美,嚴令禁止虐待動物,否則要承受高額罰款。更重要的,是大多數人都在自覺地遵守。是的,人類該到了良心發現的時候。-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