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5-04-30 | 來源: 人民日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王立軍事件 | 字體: 小 中 大
今天島叔拿到了壹本很有意思的雜志。
《中國紀檢監察》,中紀委和監察部主辦主管的雜志。這壹期,叫做“巡視專刊”。內容顧名思義了。更讓島叔感興趣的是其中的壹組文章,又巡視組的人員口述,再經記者改寫,講述巡視中老虎的尾巴是怎麼露出來的。
島叔挑了叁篇文章。寫得都很有趣,讀來畫面感很強,像是電影。而更有趣的是其中的巨大信息量,比如蘇榮的懺悔書裡寫了什麼,全家老小如何齊上陣搞腐敗;比如天津人稱“武爺”的武長順如何將全市的停車場劃成自留地,舉報人如何避開眼目,壹路上更換車牌,即使到了中紀委也小心地摳下手機電池防止監聽;以及,重慶的譚棲偉,是如何悲劇地登上了王立軍的壹份名單。
島叔辛苦地把紙質文章敲成了電子版,並改了小標題。每篇文章不算太長,但細節豐富,栩栩如生。讀完覺得好,記得贊在左下角,千萬別點成舉報。好人壹生平安。
祝愉快。
蘇榮:“我就是權錢交易所所長”
2013年,南昌的夏日比往年來得更早,還未進入6月,整個城市已經變成火爐。
這個夏季,如同天氣壹樣讓南昌升溫的,還有中央巡視組的進駐。人們用火辣辣的目光關注著這個城市,是想看看拾八大以後第壹輪巡視工作在江西怎樣開局,巡視組究竟怎麼落實中央領導有關當好“千裡眼”,找出“老虎”和“蒼蠅”的要求。
壹時間,江西上下屏息凝神,大家似乎更關注的是:江西真有“老虎”,巡視組能不能找出來?
壓力也在這兒。
“到江西之前,盡管我們按照創新巡視工作的要求,做了大量准備工作,但並沒有具體目標。”從2013年5月27日到8月27日,中央第八巡視組聯絡員王瑛清楚地記得那些進駐江西的日日夜夜。
“我們到江西後與各級領導幹部進行談話,領導班子成員,特別是黨政壹把手是了解的重點。”王瑛回憶。
在個別談話中,有同志反映的壹個情況引起了巡視組重視:2012年下半年,省委書記蘇榮在即將離開江西之前,省裡有兩次重要選舉,壹個是全國人大代表選舉,壹個是黨的拾八大代表選舉。作為省委書記,他在這兩次選舉中排名都是倒數第壹贰名。
為什麼作為省委壹把手,在這麼重要的政治活動中,會是這樣壹個結果?幹部群眾對蘇榮意見最大、反映最強烈的是什麼呢?
“壹定要搞清楚這其中的原因。”經驗豐富的巡視組組長王鴻舉和副組長寧延令敏銳地意識到,問題的背後必定隱藏著重大玄機,值得探究。
在接下來的巡視工作中,巡視組的同志們開始尋找答案。
最受群眾非議的,是蘇榮執掌江西時確定的發展思路。2008年剛,他剛到江西不久,就提出造林綠化“壹大肆小”工程。“壹大”是指確保2010年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63%,“肆小”則分別為:縣城和市政府所在地、鄉鎮政府所在地、農村自然村以及基礎設施、工業園區和礦山裸露地的綠化。
實際上,早在2006年,江西的森林覆蓋率就已高居全國第贰,僅次於福建。因而從壹開始這個工程的必要性就充滿了爭議。隨後的幾年裡,江西不僅上演了“脫離造林實際安排年度綠化任務”、大搞“壹夜成林、壹夜成景”的荒誕劇,而且,巨大工程背後隱藏的利益,讓腐敗成為公開的秘密。
“江西盛產苗木,卻舍近求遠從外省大量調進苗木,耗費巨額財政資金。”巡視組同志聽到了幹部群眾普遍詬病的種種問題。
這僅是冰山壹角。蘇榮主政期間飽受群眾非議的還有選人用人問題。據反映,他提拔的幹部有的政績平平,有的口碑不佳,實在難以服眾,而那些務實能幹的卻得不到提拔。壹把手選人用人的錯誤導向,導致江西壹些幹部熱衷於拉關系、拉選票,甚至跑官買官....。。
那麼,幹部選任的背後又暗藏怎樣的玄機?巡視組順藤摸瓜,壹幕幕權錢交易浮出水面,蘇榮的家人進入巡視組視線。
調查談話、受理信訪等情況發現,蘇榮的配偶子女活躍於當地的礦產資源、土地出讓、房產開發、工程項目等諸多領域。巡視人員聽到反映最多的,當屬蘇榮的妻子。她在江西政商界素有“於姐”之稱,蘇榮主政江西期間,“於姐”很活躍,介紹到江西來的朋友不計其數。-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