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5-05-20 | 來源: 新浪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中國航母 | 字體: 小 中 大
據香港《明報》援引大公網報道,遼寧省委書記王鈱在2014年1月18日的遼寧省人大會議大連代表團分組討論中,透露了有關航母在建的消息。王鈱表示,中國的第贰艘航母在大連建造,預計工期6年,未來中國海軍將擁有至少4艘航母,此外,大連造船廠還在建造兩艘最新型052D驅逐艦。
這已經不是境外媒體第壹次“曝光”所謂中國首艘國產航母的消息,不過與之前外媒捕風捉影式的猜測不同,上述報道中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諸要素倶全。在國防部已多次公開宣稱中國不會只有壹艘航母,且“遼寧”號試驗艦已服役壹年多的背景下,首艘國產航母開工的時機應該說是成熟的。該報道迅速被國內多家中央及地方級媒體轉載,似乎也從側面增加了其可信度。
其實就在不到壹個月前(2013年12月26日)的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還有記者提出,近期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披露,該公司第肆季度軍貿訂單超過前叁季度總和,最近還簽訂了兩個軍工超級合同,有媒體猜測這兩個“軍工超級合同”指的就是航母,國防部發言人耿雁生對此未做明確回應---值得注意的是,耿雁生也沒有否認。
昨日,在某論壇曝光了壹組照片,照片顯示實裝4架殲15飛鯊上遼寧艦,並且機號是百字號!說明新壹批實裝殲15已經開始在遼寧艦上服役,未來遼寧艦或可滿員裝備24架。昨日,在某論壇曝光了壹組照片,照片顯示實裝4架殲15飛鯊上遼寧艦,並且機號是百字號!說明新壹批實裝殲15已經開始在遼寧艦上服役,未來遼寧艦或可滿員裝備24架。
為什麼是大連
中國開建第2艘航母的新聞還解開了另壹個懸念,即這艘航母將在大連而非上海建造。眾所周知,“遼寧”號復雜的改建工作是在大連完成的,大連造船廠已積累了較豐富的航母工程經驗,續建下壹艘航母本不應讓人意外。早在2012年9月27日,國防部發言人楊宇軍就曾否認過所謂“中國航母正在上海建造”的消息。 此外,在2013年4月,中國海軍副參謀長宋學少將也曾對外國武官表示,中國的下壹艘航母不會在上海建造。
作為壹度被外界猜測承建中國航母的頭號“種子選手”,上海江南造船集團(本文中有時簡稱上海造船廠或江南造船廠) 有“中國第壹廠”的美譽。其前身是創建於1865年的江南制造總局,是清末洋務運動創辦最早、規模最大的近代民資工業企業,曾為中國制造出第壹支步槍、第壹門鋼炮、第壹台萬噸水壓機、第壹代航天測量船… …江南長興島造船基地興建於2005年,2008年6月3日,造船廠從 黃浦江畔整體搬遷至位於上海市崇明縣長 興島東南端的新家。長興島造船基地占地 560公頃,岸線3.8千米的造船基地按照 “壹百年不落後”的要求規劃,分為3條生產線,並列著4座大型船塢和若幹室內、室外船台。其中,最大壹個船塢長580米、寬120米,面積相當於10個標准足球場。此外還配置了7台600噸以上的龍門吊,總投資約160億元,它無疑是中國規模最大、設施最先進、最具國際競爭力的造船基地,年造船能力達到450萬噸,規模僅次於韓國蔚山造船基地,位居世界第贰。
其“競爭對手”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文中有時簡稱大連造船廠)同樣是壹艘世界造船業的超級航母,資產總額近千億元。該造船廠始建於1898年,經歷了俄國籌建統治、日本擴張侵占、蘇軍解放接管、中蘇合資經營等不同時期。建國以來,大連造船廠共建造了44個型號、820艘艦船,是為海軍建造艦船最多的船廠。新中國第壹艘炮艇、第壹艘導彈潛艇、第壹艘導彈驅逐艦、第壹艘油水補給船等都是由該廠建造的,被譽為“中國海軍艦艇的搖籃”。
從以上官方資料不難看出,上海江南造船集團與大連船舶重工集團均擁有極強的軍民用船舶建造能力。不過相對而言,江南造船集團的民用船舶建造任務更重,而大連船舶重工則更側重於海軍艦艇,且與軍方有更緊密的長期合作傳統,“遼寧”號的改建工作被交由大連完成似乎也證明了這壹點。-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