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5-07-06 | 来源: 凤凰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苑刚遗产 | 字体: 小 中 大
2015年7月4日, 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土司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4项世界文化遗产。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48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留存至今的土司城寨及官署建筑遗存,曾是中央委任、世袭管理当地族群的首领“土司”的行政和生活中心。此次联合申报的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址、贵州遵义海龙屯,是“土司”的行政与生活中心聚落遗存。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位于永顺县城以东灵溪河畔,是古溪州彭氏土司政权的司治所在地,是土司时期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遗址衙署区全景。唐崖土司城始建于元代初期,明代末期扩建,辟3街18巷36院,包括衙署区、宗庙区、军事区,以及书院、花园、养马场、狩猎场等,占地100多公顷。作为这座城的主人,覃姓唐崖土司世代居宦,相沿十八代,历位460余年。清代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唐崖土司被废,象征其权力的土司城逐渐湮没。
如今, 唐崖土司城烜赫一时的衙署早已不见踪影,然而街道墙垣依旧清晰可辨,石牌坊、土王墓葬、夫妻杉等数十处遗迹仍然保存完好。
空中看贵州播州海龙屯新王宫。海龙屯遗址位于遵义老城北约30里的龙岩山东麓,始建于1257年,毁于1600年。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