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5-07-07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中國航母 | 字體: 小 中 大
資料圖:殲—15艦載機在航空母艦“遼寧艦”上滑躍起飛。新華社記者 查春明 攝
俄羅斯《軍工信使周刊》6月23日發表題為《中國以遼寧艦為首改造海軍》的文章,作者為德米特裡·費秋什科,全文編譯如下:
上世紀80年代末,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開始實施大規模的更新計劃,這壹以“近海防御”為戰略要求的軍種,力圖蛻變為能向整個亞太地區投射影響力的強大部隊。
北京從壹開始起,重點便放在提升軍艦的性能指標上,如增強攻擊實力、擴大海上行動范圍等,而非實現數量上的增長。上述趨勢壹直延續至今。
體量日益龐大
從 2010年至2014年6月,中國海軍艦只數量的增長並不引人注目,只是從284艘增至290艘。然而,由於老舊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行動范圍擴大,其整體水平顯著提升。現代化的中國軍艦在體量上較之老艦要龐大許多。相應的,它們能在距海軍基地更遠的海域航行、配備更完備的武器、執行內容更廣的作戰任務、搭載更多數量的人員及燃料物資儲備。
截至2014年6月,中國海軍共擁有5艘攜帶魚雷及導彈的攻擊核潛艇、4艘彈道導彈核潛艇、51艘柴電動力潛艇(其中12艘擁有不依賴空氣的推進系統)、1艘航母、24艘驅逐艦、63艘護衛艦(包括輕型護衛艦和導彈護衛艦)、85艘導彈艇及巡邏艇、57艘中大型登陸艦。
美國海軍情報專家認為,盡管隊伍的組成蔚為可觀,但沒有必要高估中國海軍的實力。畢竟大部分中國軍艦的體積仍然遜色於美國的同類艦只,更適宜執行地區而非全球性任務。
中國的軍艦制造業發展得風生水起。目前,它在生產巡邏艇、護衛艦、大型登陸艦、驅逐艦、柴電動力潛艇、攻擊核潛艇、彈道導彈核潛艇方面,均表現出了壹定實力。北京正在積極研發燃氣渦輪發動機,第壹批樣機已安裝於玉義級氣墊登陸艇上。美國專家認為,未來10年,中國將開始為更大型軍艦生產類似的發動機。
與此同時,中國也在境外大舉采購海軍武器。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提供的數據,2013至2014年,中國拿到了價值5800萬美元的進口海軍武器和 1.18億美元的進口軍艦。有必要說明的是,中國還購買了燃氣渦輪發動機、導彈以及海上儀器裝置,而國際和平研究所給出的只是總金額,並未具體標明發動機及設備的用途。2013至2014年間,中國花了9.23億美元購買發動機、2.8億美元買儀器設備、2.48億美元買導彈。與此同時,中國也向他國出口海軍軍備,且規模相當可觀:2013至2014年,中國的軍艦出口額高達6.53億美元。雖然不生產海軍武器及燃氣渦輪發動機,但仍賣出了價值近3.49 億美元的導彈及3400萬美元的設備。
水下戰力躍升
近14年來,中國海軍所擁有的本國制造的彈道導彈核潛艇、攻擊核潛艇、柴電動力潛艇的數量不斷增加,從最初的1艘發展至如今的近40艘。目前,中國至少有7種現代化的潛艇可能正處於研發當中:商級核動力攻擊潛艇、元級和宋級柴電動力攻擊潛艇、636型基洛級潛艇、清級潛艇、096型彈道導彈潛艇、095型攻擊型潛艇。
商級、元級和宋級潛艇皆用於摧毀水面艦只,以及為中國的航母戰斗群與水下核威懾力量護航。最初,這批潛艇配備了射程20海裡(約合37公裡)的鷹擊-82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但後者近期內很可能被射程超過120海裡(約合222公裡)的SS-N-13巡航導彈所取代。很可能中國潛艇已經得到了這壹武器。美國專家認為,中國的636型柴電動力潛艇配備有俄羅斯射程120海裡的俱樂部-S潛射巡航導彈。經過技術改造之後,上述4種潛艇將能夠執行相似的摧毀敵軍目標的作戰任務。
很可能在2014年底,搭載巨浪-2兩級固體燃料潛射彈道導彈的晉級094型彈道導彈核潛艇便已完成了它的首次戰斗航行。目前,中國正積極研發新壹代彈道導彈核潛艇和潛射彈道導彈,其編號分別為096和巨浪-3。預計新的彈道導彈核潛艇較之晉級潛艇,其隱身性將顯著提升。眾所周知,美國及日本的水聲監測站會令晉級潛艇無所遁形。或許,巨浪-3的射程及威力也會再上新台階。-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