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5-07-07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中國航母 | 字體: 小 中 大
中國還在研發新的核動力攻擊型潛艇,代號為095,目前,我們對它准確的性能參數還知之甚少,但其隱蔽性能及武器配備無疑會得到明顯優化。
中國並未放棄與俄羅斯合作研發生產4至6艘現代化柴電動力潛艇的想法,希望引入俄方在水聲學、動力裝置、隱蔽性方面所取得的最先進成就。這將顯著提升中國海軍的實力,並簡化低噪音潛艇的研發進程,從而令美國海軍在執行任務時更加難以察覺它們的行蹤。
如此看來,北京希望具備摧毀距領海至少100海裡(約合185公裡)開外的敵軍艦只的實力。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的配備令美國海軍面臨不可小覷的威脅。
航母明年成軍
目前,中國海軍僅擁有壹艘航母即“遼寧”艦,它於2012年入列。其艦載機以殲-15為核心,目前,後者至少有6種型號仍處於測試當中,首飛是在2009 年,2010年它從模擬航母14度傾角滑躍甲板的起飛平台上,完成了首次試飛。2012年,殲-15開始在“遼寧”艦上起降。2013年9月,它又以最大起飛重量起降於航母甲板上。
專家對“遼寧”艦的作戰能力持懷疑態度,認為後者只能在發生災難時提供人道援助、對陸軍提供直升機支持、參與反潛作戰、發現遠距離之外的目標、展開搜救工作、為中國海軍撐門面。然而,2016年,中國將組建第壹支航母編隊,從而極大提升“遼寧”艦的效率。目前,中國陸基航空兵的主要軟肋在於作戰半徑受限。航母能夠部分彌補這壹缺憾。而地區海軍實力最弱的某些國家,如菲律賓和越南,會因此面臨顯著威脅。當然,美國在南海的航母編隊並不忌憚“遼寧”艦,然而,後者無疑會對中國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戰略的實施作出貢獻。
擁有航母令中國海軍能夠開啟它的遠洋征程。2014年初,“遼寧”艦在包括潛艇及登陸艦在內的12艘不同類型艦只的陪同下,完成了自己的第壹次遠征。這表明中國正在研究各類航母編隊的組建計劃,其中也包括類似美軍的方案。
中國還打算再建2艘較“遼寧”艦排水量更大、動力裝置更出眾的航母(未來將達到4艘)。但進展如何,我們不得而知。倘若第壹艘已於2013年開建,那麼,在美國專家看來,它要達到初始作戰水平也需等到2020年。
艦載導彈厲害
最近14年來,中國海軍水面艦隊的規模增加了2倍多,從2000年的15艘導彈護衛艦及驅逐艦發展至2014年的50艘。與此同時,中國仍繼續改造舊有艦只,為其配備最先進的武器。在最新式的護衛艦上,配有俄制P-270“白蛉”超音速反艦導彈,其射程為130海裡(241公裡),以及中國的鷹擊-62反艦導彈(射程150海裡/278公裡)、鷹擊-83(95海裡/176公裡)、鷹擊-8A(65海裡/120公裡),而最新型的旅洋III級驅逐艦,更將配備垂直發射系統和遠程反艦導彈。
由於海上對空防御壹直是中國軍艦的軟肋,所以中國海軍不惜代價地加以強化。目前,中國軍艦能夠在遠離陸軍的地方獨立為目標及區域提供防御保障。海軍使用的防空武器包括俄制防空導彈,如“礁-M”(射程80海裡/150公裡)、“無風”(20海裡/37公裡),以及中國的海紅旗-9(55海裡/102公裡)、海紅旗-16(40海裡/74公裡)。預計新的旅洋III級驅逐艦將配備經過改進、射程更遠的海紅旗-9艦空導彈。
目前,中國軍艦尚不具備能夠打擊地面目標的巡航導彈、然而,有消息稱,未來5至10年間,中國將在旅洋III級驅逐艦以及095型潛艇上部署此類武器。最終,中國軍艦將擁有摧毀美國關島海軍基礎設施的能力。
中國還在研發巡洋艦,其編號可能為055,排水量近1萬噸。它可以攜帶大量的反艦導彈、對空導彈、海基巡航導彈以摧毀地面目標,未來還將配備激光及電磁武器。
專家稱,中國的水面艦艇得到了質的發展,並以多功能性為重點,尤其注重對可視范圍外目標的打擊,同時也提升了摧毀飛機的實力。登陸艦只數量的增加,令海軍能夠廣泛使用海軍陸戰隊。
輔助艦艇激增
中國不僅注重水面大型艦只的發展。自2005年以來,海軍還陸續接受了60艘022型紅稗級導彈艇和江島級輕型護衛艦(自2012年起),從而大大提升了打擊水面艦只的實力。
紅稗級導彈艇配備了C-801/802/803反艦導彈,能夠在距中國海岸200海裡(370公裡)以內的區域果斷出擊。由於速度快、隱身性能好,它們對美國海軍構成了嚴峻的威脅。在中國的第4代防空系統不斷發展的當下,美國即便出動飛機發現了該型艇的蹤跡、並借助“魚叉”空艦導彈對其加以打擊也未必有勝算。對美國瀕海戰斗艦的最新實力評估表明,它們尚不足以成為紅稗級導彈艇的克星。-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