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5-07-17 | 来源: 网易娱乐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文化是什么?”“明星是文化么?——是文化的载体,明星担负传播文化的任务。”
“流行文化是什么?主流文化是什么?五十六朵花是主流还是流行?——现在是主流,可能成为流行。”
“主旋律为什么不能感染他人?——技术技巧问题。载体是最重要的。”
在陈光的规划中,2016年初,真正成型的“五十六朵花”,每一朵都将承载丰富的内涵。她或者代表一个省份,比如“宁夏花”,或者代表某个革命老区,比如 “沂蒙之花”;也许还有“校花”。在不同的时节,还可以有单独命名的花儿——冬奥会申办下来了可以命名“冬奥之花”,如果再次发射月球探测器可以命名“嫦娥之花”。
陈光告诉记者,2012年筹备“五十六朵花”的时候,他甚至通过熟识的台湾音乐人,在海峡那边物色了一些可能的成员。想到这个团队将要唱出的歌词内容,不得不让人为这朵构想之中的台湾花儿捏一把汗。“确实还是要慎重,”陈光说,“还要跟相关领导部门具体商议。”
请不要联想
6月28日那场演出,邓玉华、卞小贞等国家一级演员,顾莉雅、金波等部队文工团歌手登台唱起红歌。副团长刘彦希透露演出的制作成本将近千万,而且不卖一张门票,纯属公益性质。资金何来?陈光的回答是“企业赞助和文化基金”。
温都水城,目前是“五十六朵花”事实上的基地。办公、演出、培训、住宿,都在方圆一公里之内。这个自2003年开发,容纳餐饮、涉外酒店、水上娱乐、会议等服务内容的休闲旅游综合体,是昌平区郑各庄村村办企业北京宏福集团的产业。
“这个不要去联想。”陈光否认了这家企业与五十六朵花的赞助关系,“只是普通的选址运营。我们新的基地正在建设,非常好的位置。”
“我们不是随意接受企业赞助的,”刘彦希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我们会挑选企业的类型,品牌的类型,比如一些爱国的民族企业。如果是外企,无论是投入多少资产、资本,我们都绝对会拒绝。如果对方想要的赞助回报非常商业化,比如一定要在晚会各处植入广告,我们是不接受的。”
确实,6月28日首演的宣传品上看不到任何企业的痕迹。
一位参加了当天演出的民乐乐手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那次经历不太愉快。在台上,十二名乐手是“五十六朵花女子国乐坊”,实际上她们来自不同院校,为这次演出做准备的时间只有四天。她们要演奏的《映山红》是一个月前在钓鱼台演过的,而新曲目《我从草原来》甚至没有演出乐谱,她们得自己编曲,并且在录音棚熬到凌晨三点。在这名乐手看来,这场演出只是她大学生涯里N次“走穴”中的一次,而且要算不太靠谱的一次。她拒绝透露姓名,因为眼下“五十六朵花”还没跟她们结账。
“这是一个建大厦的事,不是盖小房子。是一个过程,不是马上出成果。”团长陈光淡定地面对外界各种议论。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7月25 日,他们将公布“红领巾五十六朵花艺术团”的成立。这个艺术团将不仅由女孩组成,但其中的女孩,将是“五十六朵花”的预备队。他的下一步打算,还包括成立 “五十六朵花”老年团,由50-70岁的老人组成。这两个团中的小花和老花,当然都是业余性质的艺术团体。
陈光最近在“腾讯大家”读了日本文化研究者姜建强的文章《用软情色与卡哇伊包装的AKB48》,“他说AKB48是只能开在日本风土上的一枝花,我非常认同。‘五十六朵花’也是只有从中华文化里才能开出来的花,无可复制。”-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