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15-07-29 | News by: 搜狐综合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释永信惹麻烦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多面方丈
近日,曾有众多媒体试图电话联系释永信本人,均未能遂愿。据知情者介绍,平时他的电话“不停的换”,更不会接陌生号码。
他留给媒体的印象是,大鼻子大耳朵,面挂山区生活的粗糙。平日他无比忙碌,几乎每10分钟,便能变戏法似得从僧衣中掏出手机接听电话或查看短信。十年前,他的手机尾号便是少有的6688。在机场等公共场合,他总背着手,后面跟着两位随从,如同一位视察的领导。在身边的工作人员眼中,他宽容随和,哪怕下着大雨也是慢悠悠地走。他不会批评人,但不怒自威让“所有人都很怕他”。
曾有记者回忆,释永信有着超越常人的铁腕,认为“民主化管理是行不通的”。这也让他拥有了国企一把手那种一人拍板的习惯,戏称自己“独断专行”。“我不相信民主,在我看来民主就是平庸,一百个和尚乱当家”。
1999年成为少林寺方丈之后,他已拥有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等头衔。连续十余年的代表生涯中,他的每一次亮相,甚至在会场上用iphone和iPad,也会引发持续争论。面对开豪车、住洋房等问题的追问,他起初解释为政府奖励,后来索性不再回应。
“我要为少林寺今后的1500年负责。”这是释永信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大河报》副总编刘书志曾回忆,2007年少林寺整修,用3公分厚的石板 200年也不会毁掉,但释永信最终要求广场甬道铺的石板厚20公分,1000年也不会毁坏。“‘人生不满百’,永信要为了自己,他还铺这么厚的石板干什么?”
而热衷将少林寺向外推的他,因不停为“少林寺”版权打官司、频繁参与商业演出、成立少林事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影视公司、海外建寺、以及召开真人秀等行为,让外界有了破坏佛门清净的非议。
10年前,因为对汉语“方丈”的理解错误,外媒在纪录片中将其称作少林CEO。此外,他还被封多个名号:操盘手、董事长、营销大师、MBA……
以不辨应万变,用“禅机”化危机
十多年来,释永信遭遇数次名誉危机,但他均安然度过。面对负面消息,他习惯“不辨解脱”,哪怕被逼问再三,回应也充满“禅机”。
2009年,少林寺官网出现一篇“释永信悔过书”,文中称自己为少林寺的现状感到羞愧、痛悔,并表示不要在商业化这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事后证查明举为黑客篡改主页。而十多年来,少林官网已屡次被黑。
此前最严重的一次谣言,是关于他“包养北大女生并与着名主持人有染”的传闻。2011年,接受媒体采访时,他首次对此做出回应:算不上什么事,我们心里踏实……要是按照网上说法,我们早就出问题了,走不到今天。
他解释并不想澄清,“是非以不辩为解脱”。他称自己并未把这些传言当成坏事,而是当做好事儿,当做“修行路上的鞭策”。不过,少林寺还是悬赏5万元,征询造谣者信息。
对于海外存款30亿美元的传闻,他则反驳称,景区收入的70%由政府支配,而每年收入大概只有4000万元,按照这个标准,“我得需要大约500年才能凑齐”。“如果一出现这样的事情我就去回应,那我这个方丈都不用做了”。
同年,一则“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嫖娼被抓”的消息疯传于网络。有人戏称“方丈是去给失足妇女开光了。”少林寺报案后,警方介入,处理结果未见公开消息。
尽管推动少林的商业化进程,但释永信多次表达不愿设置门票,希望逐渐减少门票价格的想法。而在2013年,少林寺状告河南省登封市嵩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违约,要求后者支付近5000万元的门票分成。释永信称,嵩管委长期拖欠款项,“已经侵犯了少林僧团的合法利益”。-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