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5-08-14 | 來源: 惠風博客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潛規則 | 字體: 小 中 大
陳雲在通過胡耀邦下台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發表的講話中,首先追述元老們當時設立書記處的初衷,清楚的說明總書記是政策的執行者而非決策者、任何老資格的常委都有對他的指令行使否決權的權能、大政方針的確定是老資格常委們沖突和妥協的產物這些問題。
1982年共青團第拾壹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開幕。胡耀邦、鄧小平、陳雲與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陳昊蘇(右贰)在大會休息室裡
在批胡耀邦的會上說:耀邦領導的這個班子是老壹輩因為年老體弱采用的壹個權宜之計,就是壹個書記處,處理日常工作的,它不是壹個最高決策機構,更不是最終決定人事的選舉機構、推舉機構。也就是說,黨內政治生活,從來沒有如許多論者所說的那樣“正常”過,它是靠許多默示規則來運行的。
光陰荏苒,耀邦離開我們已經贰拾肆個年頭了,那些年、那些事,依然歷歷在目,壹想起來,不免的心酸惆悵,“縱然是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
耀邦是壹個優點與缺點同樣突出的人,熱情、沖動、率意、精力旺盛、富有想象力、勇於負責,開拓新局面的時候,這種人是最被需要的。在中共領袖之中,他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在經受如此多政治運動、政治磨難之後,還具備出眾的想象力和某種追求理想的品格。他具備赫魯曉夫般的熱情和精力,但與赫魯曉夫壹樣的缺乏審慎,甚至比赫魯曉夫更加脆弱,缺乏權謀和頑強的掙扎能力。但是,就其壹生來說,經歷多次危險,均能夠化險為夷,堪稱奇跡。毛澤東去世之後,他也是壹個在恰當的時間出現的幸運的人,我想這麼說壹點都不過分。我們同情他的郁郁而終,作為壹個具有很多缺陷的領袖,他在生前和死後也獲得了其他人難以企及的同情和愛戴,甚至具有了某種偶像的地位。
從紅小鬼到總書記
耀邦很小就參加革命,活潑天真、快人快語、開拓能力強、異常勤快、喜歡讀書和鑽研問題,特別是對挫折與批評的反應很正面,這些特性使他能夠得到上司的欣賞和幫助。
縱觀他的壹生,得到多位“貴人”的喜愛和相助,如毛澤東、葉劍英、鄧小平、羅瑞卿、徐向前、彭德懷、張愛萍等。
早在延安時期,耀邦就受到毛澤東的器重和指點,毛在抗大給他連提叁級,還為他辦的刊物親自撰寫發刊詞,甚至在給抗大壹大隊送行的講話中,提出要“向你們推薦兩個人”,“壹個是大隊政治委員胡耀邦,他的年齡比你們大不了多少,是我親眼看著長大的熱愛學習、朝氣蓬勃的紅小鬼,現在還不斷寫文章在報上刊登,很受讀者的歡迎。希望你們以這兩個同志為榜樣,好好學習”雲雲。在八大上破格指定他當中央委員。作為幾個紅小鬼之壹,他壹直被毛澤東重點關注著。如果不出意外,他應該是鄧小平、林彪這輩人接班後的主要輔助者或者接班人。文革前夕,已經在考慮提拔他從事更重要的工作,先後讓他兼任過湖南省委書記兼湘潭地委第壹書記、西北局第叁書記兼陝西省委第壹書記,以期在不同崗位上得到鍛煉。
他與葉劍英具有非常深厚的關系:文革前夕,耀邦出任陝西省委第壹書記和西北局第叁書記期間,因為壹上任就雷厲風行的開展工作,否定前任的很多處置措施,在西北局受到當地有力人士嚴厲打擊,身心俱疲、萬分危難之時,正是葉劍英出手相救,將他用專機帶回北京;柒柒年叁月他出任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也是葉劍英親自約談的結果,在此之前,華國鋒、汪東興找他出來工作,都被他拒絕。葉劍英去世不幾個月,他就被罷黜。他曾經感慨說,老帥若在,就不會是這個樣子了。
他與羅瑞卿也有比較好的私交。當他在主管宣傳的中央副主席汪東興處受挫、組織的文章受到責難、難以發表的時候,正是時為軍委秘書長的羅瑞卿出手,把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壹標准》後最重要的文章《馬克思主義的壹個最基本的原則》放在《解放軍報》發表。羅瑞卿不幸死於柒八年,無疑,耀邦因此缺少了來自軍方重要的支持力量。-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