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5-08-21 | 来源: 观察者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健康新闻 | 字体: 小 中 大
CDC的这项研究发现,在病情相似的情况下,某些医院的临床医师开出了其它医院同行3倍量的抗生素。此外,研究者发现大约三分之一的万古霉素处方存在潜在错误,特别是用于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处方,潜在错误包括缺乏诊断和让患者长时间使用抗生素。
这项研究发布在CD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周报》上,一个好消息是一些医院大幅降低艰难梭状芽胞杆菌腹泻感染的能力,抗生素使用降低30%,使感染发生率降低了25%。
围绕着粪便胶囊的发明,确实反应出美国即使买抗生素比买枪还要难,但仍然存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而且还造成了需要国家级疾病防控机构重视的公共问题。那么,是什么力量导致美国医疗界在拥有世界最严格的抗菌药品使用管理的情况下,继续着显而易见的错误呢?
抗菌药物滥用的阴影在美国世代相传
CDC研究中提及的万古霉素,是目前人类对抗病菌的最后一线药物。美国医生对万古霉素的钟情,是因为美国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这类需要动用万古霉素的顽固耐药菌过于普遍的原因。尽管美国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强调合理使用抗生素,但直到80年代,目前已经被证实可以不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在美国各医疗机构仍然用新青霉素等抗菌药物输液治疗,直接导致了90年代美国各种耐药菌的爆发。由于美国医疗体制的高成本问题,很多病人在疾病急性发作期过后,就转入护理中心进行康复。限于入住者的经济水平,护理中心的水准参差不齐,一些护理中心的感染防控差强人意,导致一些因为年老体弱经常出入医院、体内病菌接受各种抗菌药物考验的长期住户,成为了耐药菌人工选择培育的平台。
各种耐药菌的泛滥,使美国医生对抗菌药物不用则已,一用就是“大杀器”量级的万古霉素,杀死病菌的同时也导致了病人肠道菌群失调,让美国成为了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的全球重灾区。
呼吁医生合理使用抗菌类药物以减少治疗难度大、高致死率的艰难梭状芽胞杆菌腹泻感染,暴露出美国抗菌类药物滥用的冰山一角。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对公众的健康产生影响,让抗菌药物滥用的阴影在美国世代相传。儿童病情变化快,家长迫切追求疗效,这都给医生带来了压力,美国儿科是抗菌药物滥用的重灾区。特别是出于对不可知病情预防性手段的无指征用药和逃避风险、安抚家长的“保险主义”用药比较多。
2014年9月5日,世界知名儿童医学刊物《Pediatrics》在线发表了一篇文章,对全美国≤18岁的门诊患儿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进行统计,结果发现该年龄段人群抗菌药物使用率为预期必要使用率的两倍,这一统计数据相当于每年潜在非必要使用抗菌药物的数量约为1140万,该数据在近十多年来并未呈现大幅下降趋势。超过实际需求人数一倍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在医生那里得到了抗菌药物处方。研究显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引起急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细菌耐药比例增加有关,这会将个人乃至整个社会暴露于耐药菌感染的风险之中。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抗生素滥用情况逐步得到规范
摆脱抗菌药物滥用的未来
针对抗菌药物滥用现状,几年前,美国具有影响力的医学网站“医景”(Medscape)进行了相关调查,问及医务工作者为何在他们也不太确定抗菌药物是否有必要之时就贸然开具处方,调查反馈的答案及各自所占比例情况如下所示:
1. 医务工作者有所谓“确定把握”患者需要用药而开具处方(53%);
2. 对感染可能是细菌引起把握不定,抱着宁可过用、不愿错过的心理开具处方(42%);
3. 患者病重,而实验室结果揭晓还需等很长时间不得以先行用药(31%);
4. 患者所患感染不太像病毒或真菌导致的(30%);-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